所谓存在即合理,真人秀节目代表着一种粉丝经济,它的火爆有着深层的原因 。
正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利的“镜中我”理论所说 。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 。个人在想象别人对自己是好感或是恶感,赞同或是反对时,会做出相应的改变, 以期与他人的评价协调一致 。
其实,在大众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媒介已毫无争议地扮演了这种“泛他人”的角色 。
而对于进入社会、身处视像时代的受众来说, 颇具传播权威性与符号感染力的电视便成了他们认识“自我”的那面镜子, 他们通过看电视来实现对自我的确认和定位, 这样, 粉丝“追星”、“崇拜偶像”的举动,他们将偶像推上神坛成为一种奇观现象,显然可视为他们塑造“镜中自我”的一种表现 。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90 后、00 后所需承受的压力也不断加大 。而很多真人秀综艺节目在设置节目内容时构建出一种积极向上、不服输等饱含正能量的偶像形象,呈现给受众 。
“越努力越幸运”的文案设计背后,是一种对明星的符号消费,这些明星或是具备我们自身的某种特征或品质;或是具备某种我们一直想要追求的理想形象 。这样的粉丝狂欢其实是在追随一种精神或一种价值观,也是粉丝对媒介镜像的一种应答 。
同时,这种明星吸引粉丝的媒介奇观的背后,大众媒介打造了一条文化产业的流水生产线,而明星即是大众媒介取悦、迎合受众的最佳方式,也是其获取巨额利润的重要工具 。
在这条生产线上,大众媒介像生产芭比娃娃一样生产着明星,明星不过是其“绑架”粉丝的诱饵 。但在粉丝自己看来,这却是一次甜蜜的“绑架”,他们甘之如饴,为自己喜爱的偶像明星买单 。于是这种大众文化的娱乐特质又回到了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水泥的批判上来 。
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新媒体,都是一种大众文化的盛宴 。
尤其是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大众文化追求的是一种流行,你方唱罢我方登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它们追求感官的暂时逾越,可狂欢过后,内心依然是空洞的 。
而精英文化则更注重流传,是一种经得起历史考验的自然本体论,能够给人精神力量和灵魂的荡涤,它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苍白无力,反而历久弥新 。
其实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本身并无价值高低,但重要的是二者不能越位 。
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个人,精英文化才是必不可少的正餐,维持着基本生存所需的给养,而流行的大众文化更像是饭后甜点或者零嘴,是我们满足生存基本需求后的一种调剂品 。
应该是要问为什么优秀的电视剧越来越少,而烂剧越来越多,为什么诚挚的综艺节目越来越少,而烂大街的真人秀越来越多吧 。重点不在作品形式,而在于“烂” 。
【为什么现在优质的电视剧越来越少,反而烂大街的真人秀越来越多了】优质的剧/综艺和烂大街的剧/综艺,都能有非常可观的投资回报率,(重点是但是)但是,优质的作品需要投入的创作成本高,时间成本高,边际风险高 。烂大街的秀剧本可以东拼西凑,拍了就可以播,只要有明星,时间短,见效也快 。
在这种两边都能拿到好收益的情况下,如果你是资本,你会选择三高的长线项目,还是来快钱的短线项目呢?而且短线项目可以不断复制,延长短线的寿命,只要观众会买账 。
文章插图
所以,内核的原因你看明白了吗?资本就是有赚钱的空子就会钻的主儿,除非发现这条路捞不回ROI,否则它可以一条道走到黑 。然而即使你可以不给烂秀一个眼神,其他观众都可以吗?那些张王李赵的粉丝可以吗?别想了,这些秀就是吃准了很多人的心理诉求,第一次尝试找到了观众的痛点,之后次次都可以成功拿捏观众的心理 。
文章插图
我们看到的烂大街,只能说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只不过这种结果具有滞后性,所以当我们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泛滥成灾了 。
- 担任象群首领的是公象还是母象,象群首领为什么是母象
- 天逸c5suv为什么没人买 雪铁龙c5怎么样
- 速腾逸动版为什么有两种型号 速腾熠动版和舒适版有什么区别
- 为什么车保险有一部分不赔 什么情况下保险公司不给赔
- 到现在为止玩自媒体一个月了,没有播放量,也没有推荐量,为什么
- 为什么世界500强,京东比阿里巴巴还高
- gbr是哪个国家的缩写,gbr为什么是英国 r
- 现在读什么专业好一点 现在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 黄金现在多少钱一克了 金价一克多少钱
- 为什么有的女性不想生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