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到底是唐朝的陪都还是国都吗

仅探讨历史而言,盛唐大多数时期是定都在洛阳 。很多人以为发生在长安的盛唐历史事件,其实大部分都发生在洛阳 。比如杜甫就是在洛阳遇见的李白,也是在洛阳两人一起聆听李龟年,太平公主和玄宗都是在洛阳出生、长大,唐朝最辉煌的宫殿紫微城也是在洛阳,当年盛唐的顶峰汉人政权版图最大的30年也是定都于洛阳,平辽东、征百济,收复安西四镇,献俘百济国王扶余于洛阳则天门 。
盛唐是指从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至唐玄宗天宝初年742年近90年时间 。唐朝初都长安,公元657年(显庆二年),唐高宗颁布《建东都诏》实行“两京制”,称洛阳“中兹宇宙,通赋贡於四方,交乎风雨,均朝宗於万国”,营建东都洛阳,国家政治中心逐渐东移,从此,洛阳作为整个中国的政治的中心贯穿整个盛唐时期 。在这方面,没有比开元盛世开创者唐玄宗李隆基的总结更为精辟的了:“帝业初起,崤函乃金汤之地;天下大定,河洛为会同之府 。”所以盛唐建都洛阳,不仅是皇帝本人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更是皇帝对自己执政经历的真实写照 。
为什么说盛唐在洛阳,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
一、洛阳为盛唐时期皇帝执政及朝廷所在主场地,并创造唐朝最伟大的辉煌
【洛阳到底是唐朝的陪都还是国都吗】盛唐期间,唐朝(武周)经历了5位皇帝,分别为高宗、中宗、睿宗、武皇、玄宗,在洛长达45年,以洛阳为中心执政活动 。
1.唐高宗(公元657-683年) 。高宗刚继位永徽年间,帝后已多次临洛,待朝廷已稳,并将洛阳确定为东都后,直至高宗去世,高宗、武后以都洛为主,朝廷中心移驻洛阳,而长安沦为副都,高宗于弘道元年(683年)在东都贞观殿去世 。高宗期间,军事政治势力空前强大,平辽东,灭百济,俘国王扶余义慈于紫微城则天门,完成了隋炀帝、唐太宗都不曾完成的功业 。唐代的版图,在高宗后期开辟至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延至中宗、睿宗、及武周,为元朝前中国最大的版块,也是汉族人创建最大的版图,达到1300万平方公里,在洛阳开创并维持了近30年,这一纪录直到元朝建立才被打破 。
2.中宗、睿宗首次称帝期间(公元683-690年) 。高宗驾崩后,中宗在洛阳继位称帝 。武后废中宗后,唐睿宗在洛阳继位称帝,并于宗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东都为神都,这7年间,洛阳成为大唐唯一的都城 。中宗、睿宗继位、退位均在洛阳宫,也不曾出洛阳城 。
3.武周期间(公元690年-705年) 。公元690年(载初元年)9月,武后代唐为周,改朝换代,延续定都神都洛阳,直至公元705年(神龙元年)退位 。洛阳作为武周唯一的都城,继位、退位均在洛阳,并去世在神都上阳宫 。军事上,收复安西四镇、置北庭都护府 。
4.中宗复辟后(公元605年-606年),继续以洛阳以洛阳为都城1年6个月 。长达30余年时间洛阳为首都,政变后虽然中宗拨周反唐,但是还是以洛阳为国家中心 。如:“五月,迁武氏七庙神主于西京之崇尊庙,东都创置太庙”,意思就是把武周的太庙由洛阳迁移到长安,把武周太庙撵走,在洛阳建立大唐太庙 。期间,洛阳延续被称为京师 。“诸武封建如旧,并居京师(指武三思)”,神龙元年五月“臣闻京师喧喧,道路籍籍” 。
5.中宗复辟后至玄宗开元五年(706年-717年) 。神龙二年(706年)七月,唐朝复辟已有一年六个月,唐中宗返回西京长安,朝廷政治中心由洛阳移到长安 。接下来以长安为都城10余年,这十年间为盛唐的不稳定期、低谷期,朝廷内忧外患、人心不稳、动荡不安,韦后乱政、重俊造反、中宗被害、唐隆政变、太平擅权直至被诛,至开元前几年间才逐渐稳定下来 。
6.唐玄宗(717年(开元五年)-天宝年初(742年) 。朝廷稳定后,唐玄宗励精图治,开创开元盛世,形成了“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的盛世局面这期间是开元盛世的主体时间,25年间,唐玄宗都洛长达13年,重大活动开展围绕洛阳进行 。创建中国最早的官办书院-丽正书院,在洛阳颁布开元盛世的集大成之典《大唐开元礼》 。此段时间的洛阳政治地位是高于西京长安 。从唐玄宗制敕可看出“其上都委中书门下疏理,京城委留守,天下诸州长官当日处理”,洛阳被称为上都,“上都”在唐人的观念里也就是现在首都的意思 。
国无二主、更无二都 。
所以西京东都一主一陪 。
从等级、规模就能看出洛阳只是陪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