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描写之侧面烘托 侧面烘托

张付奇

学会描写之侧面烘托 侧面烘托

文章插图
描写侧面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
中学学语文教材中不乏其例:
1
《三峡》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此段用侧面描写衬托三峡夏水流速之快 。)
2
《与朱元思书》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此段用“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侧面衬托水之清澈 。)
3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此段以“行者”、“少年”、“耕者”之表现侧面衬托罗敷之美 。)
4
《口技》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狗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此段用“宾客”之表现侧面衬托口技一人技艺之高 。)
从以上几例不难看出,侧面描写往往要比正面描写更机智,它能以较经济的笔墨表现所描写的对象,却能收到以少胜多的功效,激活了人们的想象力,从而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
【学会描写之侧面烘托 侧面烘托】耍蛇记
贾平凹
西安街头,艺人很多,有玩猴的,有弹唱的,有运气划拳的,有行书描画的,一帮一伙,很是热闹;常常这伙拉了那帮观众,那帮又搡了这伙生意 。于是,得胜的坐地不走;败下阵的,悄遁而去,暗中再苦练绝技,又来挤垮别人 。一时间,你争我斗,技愈来愈绝,观众却愈看愈馋,水涨船高,不亦乐乎 。忽有一日,从南方来了一伙耍蛇人,展出七寸蛇、双头蛇、眼镜蛇、响尾蛇、大蟒蛇,白、褐、赤、青,色彩斑斓,便声名轰然满城,围观者匝匝而来,如潮汹涌,经久不衰 。
耍蛇者一共五人,一老者,两壮年,另有一婆一女,俨然一户人家 。先是白布围了四周,宣称日耍五场,每场定时,人不足三百则等,人过三百则谢绝不卖;观众觉得稀罕,购票的队列长达几十米远 。(此处已是一次侧面衬托,为下文“耍蛇”蓄势 。)进得场去,四边排列大小不等的名蛇近百,皆是玻璃箱罩,蛇在里边有蜷,有卧,有蠕,各尽其态,观者森森然不忍看,却又不忍不看 。
“锵咚”一声锣响,耍蛇人在场中摆出台子,口若悬河地大讲蛇的丑恶、凶猛,使人毛骨悚然 。说罢,便打开身边一个木箱,掀去外层木板,显出一个铁笼,内盘两条大蛇,一条青绿,一条灰黄 。两蛇先十分亲昵,扭成一副绳状,然后作恶起来,各自绕成一团,头伸向上,相持相搏,如斗鸡一般 。忽丢进两只灰鼠,蛇双目鼓出,勃然而起,囫囵吞下,便见蛇身凸起拳大一包,从蛇身上部蠕蠕而下 。随之,又丢下一鼠,两蛇相争,一衔鼠头,一咬鼠尾,互不谦让,鼠便裂为两截,殷血流出 。
观者倒抽凉气,面如土色,牙齿咯咯磕打,(以观众之神态,侧面烘托蛇之凶猛 。)正欲退步,又一声锣响,蛇箱覆盖,耍蛇人又哗啦打开一大木箱,观众不知又有什么恶蛇出现,正疑恐之际,箱中却冉冉开出一朵鲜花,花枝分开,露出一张俊俏小脸,流目盼顾,含情脉脉,竟是一风流少女 。观者为之一筋骨放松下来,随即就报之一笑了 。忽然,一蛇跃上,蛇首与少女几乎平肩,观者一惊,顿时毛发竖起,一颗心悬在喉间 。(再以观众变化,烘托耍蛇氛围之紧张 。)那少女无动于衷,任蛇缠绕身上,匝匝如背绳索 。蛇头翘在脸前,少女目光凝视,嘴唇翕动,似作窃窃私语 。忽蛇头一动,观者大惊,那蛇便钻入衣内,头从领口探出,立时缠脖颈,愈缠愈紧,少女面有难色,做出万般挣扎苦状 。观者惊骇不已 。(三写观众心理,侧面体现耍蛇之惊险 。)少女却用手轻揉蛇身,微握七寸,便慢慢附过嘴来,竟在那蛇头频频亲吻呢 。观者失声惊叫,有拥近去似要解围的,有纷纷后退欲要逃走的,有呆立原地,口不能言,步不能移的 。(四写观众,以其动作神态来表现对耍蛇者之惊愕 。)那少女双眉颦起,猛握七寸,蛇哗然绽脱,她便双手托起,又在手中万般作弄,或掬或握,或作衣带系腰,或作围巾缠头,末了,提起蛇尾,蛇直直下垂,如棍,如绳;少女则一声嬉笑,低头向观众致意,头上鲜花酥酥颤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