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读后感( 三 )


对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开头史铁生先生在地坛孤寂的思考死的事情,和他的没落与悲愤 。是啊,一个人在青春的大好年华中折断双腿,只可以在轮椅上生活,这对一个有理想有梦想的人是多大的打击呢!但是在细细的思考中,他明白了很多 。在母亲的关注下,他在一次次用心灵与死神的搏斗中,他放弃了死亡与没落,向着文坛进发,成功的成为一名作者 。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对于这仅有的一次,我想我们应该好好把握 。诚然,人生难免有许多坎坷,但这不应成为逃避生活的理由,与其悲伤痛苦,草率结束自己的生命,不如将它看作是生活赐予我们磨练自己的机会 。正是一次次的挫折,才让这个世界充满乐趣 。没有故事的世界是呆板的,所以,我认为,挫折即成长,《我与地坛》一书,正是对挫折与成长的诠释 。
我与地坛读后感6暑假里,读大学的表哥借给我一本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让我度过了一个充满了感动的暑假 。史铁生是一位坚强的残疾作家,然而在他背后有位更伟大的母亲却很少有人知道 。不经意间,眼前总会浮现出这样一组镜头:史铁生狠命地捶打自己两条失去知觉的腿,对他的母亲吼:“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去抓住史的手,忍住哭声说:“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包含了做母亲的对儿子多少深情,哭出了多少对生命的无奈,又说出了多少母亲的坚强!可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在一个秋天永远离开了史铁生,弥留之际牵挂的依旧是”我那有病的儿子……“隐隐约约地,有一种痛自心底浮起 。我想那个伤感的秋,已经存活在史铁生心中,植根在成长的足迹里了 。我常常一遍遍想象史铁生母亲生前对儿子的不舍与眷念,一遍遍想起我那体弱多病的坚强的母亲,是她每日起床时的咳嗽叫醒了太阳,是她每天燃起的油灯送走了月亮……母爱是那样饱满、丰润,而又是那样的琐碎,婆婆妈妈 。母爱的感觉就好比喝茶,一口一口地品尝,回味无穷 。当秋日悄悄的来临时,母亲,请注意身体,女儿在心里为你祈祷,如果你感受得到,那满树的红叶就是我对您的爱和牵挂 。
我与地坛读后感附加资料:史铁生(1951-),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 。1958年如北京市东城区王大人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已清华附中初中部 。而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 。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 。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 。
我与地坛读后感7江南的高温天悄然而至 。街上行人似乎少了些,连楼下乘凉的居民们也不见了踪影 。在盛夏的午后,翻开《我与地坛》,去寻一处清凉 。
那深蓝色的封面,给人以心旷神怡 。手指触摸着封面上微微凸起的书名,觉出它对往事的述说 。
书中讲述着史老先生的人生旅途 。刚开篇,就出现了一座废弃的古园 。这座古园历尽四百余年的沧桑,注视着史老先生的成长 。也是在这里,他完成了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领悟,对未来的期待 。
史老先生的青年时期,因为一场病,双腿残疾 。正值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史老先生却失去走路的机会,换作任何一个人都会有抱怨,有不甘心,有失魂落魄 。这样的时期,我们需要独处 。于是史老先生找了一个宁静的去处,独自思考 。正如他所说:“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他在这个僻静的地方静静思考各种事情 。
一开始,他觉得整日呆在这样的地方是逃避,是为了把自己的世界与外界隔绝 。他在这里一连几年,看书、写作,确实好受一些 。渐渐地他会一连好几小时地想关于死亡的事 。终于,他弄明白了,一个人的出生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 。死则是不必急于求成的事,那一天迟早会到来 。除了生与死,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 。
我与地坛读后感8《我与地坛》给人一种沉重的压抑感,凄凉和沧桑 。它在无形之中,浓缩了人世种种无常,有一种缩命的味道 。史铁生身处荒芜的古园,即地坛 。思索的是人世和人生 。
然而,有许多思索似乎是多余的,因为“一个人出生了,从他开始泣哭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将会死去 。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目” 。
但人总归要活着,而且是一如既往的活着,无论上天注定了什么样的结果,无论上天给予了什么样的归宿,既然已给予了生存,就必须思索如何生存,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人世的情,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总染着无奈的色彩,有人老别世的,有相遇陌生的,有聚散匆匆的等等 。这或许是老天的安排,也或许人世本如是,不可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