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李成梁和戚继光到底谁的功绩要大些,铁岭李家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李成梁镇守辽东的这些年里,先后十次奏报大捷,不上朝的皇帝好几次因为他去太庙告慰祖宗 。边将的武功有如此辉煌者,从明朝开国二百年来只有他一人 。曾经的他锐意进取,每战必克,威震东北 。但随着官位越来越高,他也就逐渐成了一个传统的官僚:由于辽东基本都他说了算,因而整个东北的所有财政收入经他手再上报京城的,到底还剩下几成很让人疑惑 。而这些钱也不白拿,京官吃他好处的不计其数,自然为他说好话的更多 。
而他的战功,具体有多少是干货也未可知:塞外的战功,有多少他自己说了算;一旦敌人破关而入,他就拥兵观望,以“坚壁清野”为托词;至于杀良冒功,到了后期更是习以为常 。而即使精明如张居正、申时行,也常常为他蒙蔽 。至于御史、巡抚,稍微忤逆他的意思就会被排挤出去 。直到申时行等人先后离任,李成梁才失去了朝廷的奥援,没人帮他遮羞,自然也就只能退位 。
文章插图
申时行
李成梁虽然离开了,但他的影响还在:由于他的威望过高,而辽东一带的将领基本全部都出自他的提拔 。这导致他离任以后,来的每一任总兵都和下面的将军搞不好关系,十年内就换了八个总兵 。这样频繁的更迭主帅,使得辽东一带的边辈更加废弛 。至于李成梁的儿子们,尽管老爹退休,但是他们全部都是总兵、参将级别的高官 。然而除了李如松对得起“老子英雄儿好汉”这句话之外,其他的不是庸才就是废材,还有一个地地道道的窝囊废 。
文章插图
李如松
万历二十九年,李如松已经去世了好几年,辽东再也没有一个能打的将领 。七十六岁的李成梁再次出山,五年后,他下令将孤山堡、险山堡两地的六万四千户人民内迁,当地居民嚎啕大哭不愿离家,李成梁就派军队逼着他们搬家,死者不计其数 。李成梁反而拿那些死难者的人头当做敌人的脑袋报功!
孤山堡是李成梁一手经营出来的,为什么要拱手让人呢?具体原因已经不得而知了,只知道他一把老百姓迁走,一个女真酋长就把这块肥沃的土地占了 。万历四十三年李成梁顶着太傅的头衔去世,四十七年这位酋长就对明朝宣战 。在这一战中,明军数十万精锐全军覆没,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柏(就是那个窝囊废)投降 。而这位酋长,就是努尔哈赤 。
文章插图
努尔哈赤
提起戚继光,在华夏大地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抗倭英雄 。他的威震天下的“戚家军”,还有其仿制日本武士刀的“戚家刀”,也是家喻户晓的美谈 。但是戚继光并不仅仅只在东南沿海放光发热,在祖国的北方,他也曾立下过赫赫功勋 。
文章插图
戚家刀
收拾完日本人不久,蓟门地区就频繁告急,戚继光奉命北上前去训练边军 。此时蓟辽总督是戚继光的老上级谭纶,他给了戚继光三万步兵,其中有三千浙江人(戚家军的出身地) 。皇帝还授予了戚继光“总理三镇练兵”的头衔,除了总兵以外所有官员全部受他节制 。按理说大小混了个“总理”干干,但是戚继光到了北方没几天就给上级打报告,表示自己不大想干了,这是为什么呢?
文章插图
谭纶
原来,在对北境作出系统的调研之后,戚继光发现明朝在北方虽然屯兵无数,但是和一个兵没有没什么区别 。北境守军已经养成了无数陋习:强壮者成了边将的家丁、营舍成了驿站、骑兵无马、拒绝使用火器、毫无组织纪律……这些被戚继光称作“七害、六失、四弊”,这些问题不解决,边军没法练 。而要做到这些,只能把戚家军调往北方,再从西北民风彪悍之地招募一些步骑兵 。而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这支部队的最高指挥者只能是戚继光,只能按照他的方法来练兵,平白无故给他戴上一个“总理”的帽子,不但有分总兵权的嫌疑,也会让下面的官兵有闲话说 。
文章插图
影视剧中的戚家军
那么朝廷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呢?搁在其他时候或者其他人身上,戚继光这么做都会被怀疑是拥兵自重,保不齐乌纱帽都要丢 。但是在当时是高拱辅政,他和戚继光的关系非同一般,而皇帝也很清楚戚继光不是个专权的人,于是戚继光的所有要求除了在南方暂时因为倭寇返潮走不开的戚家军以外,都被很痛快地批准了,他也不干什么“总理”,改为蓟门总兵 。
- 养儿防老到底对不对
- 八爪鱼的黄到底是什么
- 地下吸猫到底是什么意思,前思后想,想不通人活一辈子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还是为了“灵魂”而活着?
- 铁观音属于哪种茶,铁观音和乌龙茶到底是属于红茶还是绿茶?
- 7月29日女的命好不好,属龙9月27日是什么命
- 长城c30为什么价格很低 长城c30质量到底怎么样
- 汽车ESP到底起什么作用 汽车ESP的作用
- 五行齐全的人是什么命,五行全的女人好不好
- 97年男牛配98年女虎好不好,97年女牛和98年男虎能在一起吗?
- 女性割礼到底是什么意思,印度的割礼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