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生活圈子里总有部分人喜欢长篇大论,明明一句话就能说清楚

《黄帝内经》有句话叫:知其要者 , 一言而终 , 不知其要 , 流散无穷 。
意思就是:如果真正知道事情的要点或者重点 , 就不会啰里啰嗦的说一大堆 , 而是切中肯綮 , 直接点名命题关键 , 让人明白 。
但是(原因一)往往说的人一两句话说的明白的事情 , 提问的人可能真的就听不明白 , 所以为了举例子或者用其他更通俗的说法去解释明白 。还是得长篇大论 , 这些看似废话的解释还是相当占字数的 。
我举个例子:
比如:横折钩有两种形态 , 一种是长的 , 竖比较直:

为什么在生活圈子里总有部分人喜欢长篇大论,明明一句话就能说清楚

文章插图
为什么在生活圈子里总有部分人喜欢长篇大论,明明一句话就能说清楚

文章插图
一种是竖比较短而倾斜的横折钩
为什么在生活圈子里总有部分人喜欢长篇大论,明明一句话就能说清楚

文章插图
为什么在生活圈子里总有部分人喜欢长篇大论,明明一句话就能说清楚

文章插图
那么这两种形态的横折钩分别用在哪里呢?平时教小朋友或者哪怕是教大学生的时候 , 让他们去说去总结 , 往往这些人还是总结不出一个大概 , 而只会举例子 , 他们往往会说:国、周、围、门等等包围结构 , 要用长直的横折钩 , “而、面、南、向”等用扁横折钩 。那我又要问了:“力”字呢?“方”字呢?例字举例是举不完的 。
方法诀窍一定是短小精悍 , 方便运用的 , 不可能记一大堆 。
所以我常常对中医针灸学里的穴位主治动不动就一大版的记法 , 抱十分鄙夷的态度 , 这不应该是针灸学它“易用难忘”本该有的样子 。
回到横折钩:长方形的字用竖直的横折钩 , 而扁的、圆的 , 长条形的字 , 用竖斜的横折钩 。
一言而终 , 其实还是很占字数不是吗?
【为什么在生活圈子里总有部分人喜欢长篇大论,明明一句话就能说清楚】原因二:说的人本身并没有这个概括能力 , 没有办法用一两句话点明关键 , 所以只能啰里啰嗦一大堆 。
现今人们书面语言的表达 , 还是很差劲的 , 单是从我们看到的一些初中作文来看 , 其中病句很多 , 口语化十分明显 , 词不达意 。
虽然我们不排除一些优秀的学生 , 他们的逻辑和语言表达能力很强 。
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从父母或者日常生活中得到的锻炼不够(这句也是病句哦 , 您发现了吗?) , 他们只会用口头语去表达 , 而这些口头语往往是有很多病句的 。比如小朋友会这么跟老师说:“老师 , (我要)上厕所 。”等等 。
如今孩子们读书的细致程度也远远不及我们当年 。比如他们会把善良的“善”认成善良的“良” , “狐假虎威”会记成“狸”假虎威 。
现今大多数人的语文实在是太差劲了 。到底什么是语文 , 可能还有很多人直到大学毕业甚至已经退休都还没有明白 。而我有幸在这里可以告诉大家什么是语文?
语文就是语言与文字 , 正确的含义应该是:如何把自己想说的话让别人听明白 , 如何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 , 让人看明白 。
但是我们的主科中往往大家最容易忽略或轻视的 , 还是语文——这个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一环 。
试想一下从你开始喝奶起到二十来岁 , 如果你饿了只能用哭来表达 。这么哭一辈子怎么办?长大了别人也听不懂你的意思 , 没有了语文其实你什么也做不了 。
最简单的语文就从你会跟爸妈说“我饿了、我要上厕所”开始的 。
所以学好语文 , 其实是把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 , 然后阅读理解你别的更广泛的知识 , 而建立与这个世界的连接 ,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举例子说事情的时候常常会“换一句话说、简单的说、说的好听点、说的难听点”等等 , 我们企图用这种方式让听的人能明白我们所说的话 , 这样我们的概括才有意义 。
你想一下医生和你说你的病情 , 用的是一大堆专业术语 , 你能听懂吗?
原因三:故弄玄虚 , 显己之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