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山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鲁山山行》表达了诗人喜爱自然、向往闲适恬静生活的思想情感 。《鲁山山行》作者是北宋诗人梅尧臣 , 这首诗主要描述了梅尧臣在深秋时节 , 在鲁山中旅行时的所见所感 , 既表现出了山景的斑斓多姿 , 也体现出了梅尧臣本人陶醉于山野的愉悦之情 。
       《鲁山山行》首联“适与野情惬 , 千山高复低”按时间顺序 , 互为倒装 , 既突出了诗人爱山的情趣 , 又显得山景跌宕有致 。

颈联“霜落熊升树 , 林空鹿饮溪” , 互文见意 , 写“山行”所见的动景 。“霜落”则“林空” , 既点时 , 又写景 。
霜未落而林未空 , 林中之“熊”也会“升树” , 林中之“鹿”也要“饮溪”;但树叶茂密 , 遮断视线 , “山行”者很难看见“熊升树”与“鹿饮溪”的野景 , 作者特意写出“霜落”、“林空”与“熊升树”、“鹿饮溪”之间的因果关系 , 正是为了表现出那是“山行”者眼中的野景 。
《鲁山山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表达出诗人超脱 , 淡泊的闲适恬静心态 。
《鲁山山行》是北宋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
全文:
适与野情惬 , 千山高复低 。
好峰随处改 , 幽径独行迷 。
霜落熊升树 , 林空鹿饮溪 。
人家在何许 , 云外一声鸡 。
翻译:
清晨 , 连绵起伏的鲁山 , 千峰竞秀 , 忽高忽低 , 蔚为壮观 , 正好迎合了我爱好自然景色的情趣 。
一路上 , 奇峰峻岭在眼前不断地变换 , 沉醉于一人在蜿蜒幽深的小路上游览的野趣 , 竟忘了走到了什么地方 。
太阳高升 , 霜雪融落 , 山林显得愈加寂静空荡 , 笨熊正在缓慢地爬着大树 , 鹿儿正在悠闲地喝着小溪的潺潺流水 。
看不到房舍 , 也望不见炊烟 , 我心中不禁疑问 , 山里是否也有人家居住?就在这时 , 忽听得远处云雾缭绕的山间传来一声鸡鸣 。
扩展资料:
这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 , 动静结合 , 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深秋时节 , 霜降临空 , 诗人在鲁山中旅行 。山路上没有其他人 , 诗人兴致勃勃 , 一边赶路一边欣赏着千姿百态的山峰和山间的种种景象 。仿佛从云外传来的一声鸡鸣 , 告诉诗人有人家的地方还很远很远 。
全诗以“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收尾 , 余味无穷 。杜牧的“白云生处有人家” , 是看见了人家 。王维的“欲投人处宿 , 隔水问樵夫” , 是看不见人家 , 才询问樵夫 。
这里又是另一番情景:望近处 , 只见“熊升树”、“鹿饮溪” , 没有人家;望远方 , 只见白云浮动 , 也不见人家;于是自己问自己:“人家在何许”呢?
恰在这时 , 云外传来一声鸡叫 , 仿佛是有意回答诗人的提问:“这里有人家哩 , 快来休息吧!”两句诗 , 写“山行”者望云闻鸡的神态及其喜悦心情 , 都跃然可见、宛然可想 。
鲁山山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鲁山山行》这首诗语言朴素 , 描写自然 , 情因景生 , 景随“行”移 , 以典型的景物衬托出了诗人的“野情” 。另外 , 作品还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 。空旷寂静的山林 , 熊在爬树 , 鹿在饮水 , 构成了一幅鲜活动人的画面 。这画面是动的 , 可是诗意却是静的 , 表现了山中人迹罕至、空旷幽静的境界 , 尤其“云外一声鸡” , 给人留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
扩展资料:
《鲁山山行》运用丰富的意象 , 动静结合 , 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深秋时节 , 霜降林空 , 诗人在鲁山中旅行 。山路上没有其他人 , 诗人兴致勃勃 , 一边赶路一边欣赏着千姿百态的山峰和山间的种种景象 。隐隐约约从云外传来的一声鸡鸣 , 告诉诗人山中人家还离得很远很远 。这是一首五律 , 但不为格律所缚 , 写得新颖自然 , 写尽山行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