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司马指的是谁和谁

两司马指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和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 。两人在文学史上都很有影响,后人有“文章西汉两司马”之称 。其中,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蜀郡成都人,祖籍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侨居蓬州(今四川蓬安)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 。有明显的道家思想与神仙色彩 。
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击剑,被汉景帝封为“武骑常侍”,但这并非其初衷,故借病辞官,投奔临邛县令王吉 。临邛县有一富豪卓王孙,其女卓文君,容貌秀丽,素爱音乐又善于击鼓弹琴,而且很有文才,但不幸未聘夫死,成望门新寡 。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 。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 。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
【两司马指的是谁和谁】
武帝元朔二年,司马迁从夏阳迁居长安,后随家迁于京城,从孔安国学《尚书》,从董仲舒学《春秋》 。随后他继承父业为太史令 。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在主持历法修改工作的同时,正式动笔写《太史公书》 。


两司马指的是谁和谁?两司马是指西汉的司马迁和北宋的司马光 。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 。初任郎中,奉使西南 。
司马迁在其著作《史记》中对本朝(汉朝)多有负面描述,即所谓“述汉非”的问题,因此许多人认为司马迁被汉武帝处以宫刑,故在《史记》中诽谤汉朝来泄愤,故有“谤书”的争议 。
司马光,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 。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地区夏县)人,汉族 。字君实,号迂夫,晚年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 。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
司马光对财物和物质享受看得很淡薄,没有什么爱好,对学问却没有不精通的 。他惟独不喜欢佛教、道教,说:“佛道的微言大义不能够超过我的书,其中的荒诞我却不相信 。”他在洛阳有田地三顷,妻子死后,他卖掉土地作为丧葬的费用 。他一辈子粗茶淡饭、普通衣服,一直到死 。
西汉两司马,分别指的是谁?西汉是汉高祖刘邦在公元前202年建立,因为后面还有刘秀建立的东汉,所以历史上也用西汉、东汉来区分两汉 。西汉有两位非常有名的文学家,被称为“两司马”,他们分别是司马迁和司马相如 。相信这两个名字我们都不陌生,他们的著作还有节选到我们的教材中 。
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散文家、史学家,作为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太史令,因为被李陵案被牵连之后受到宫刑,但是这样大的人生变故没有打败司马迁,而是给了他动力要继续完成之前未完成的《史记》 。在历经宫刑这一个人生巨变之后,司马迁的重心全部放在修著《史记》上面,在征和二年,也就是公元前九十一年,司马迁完成《史记》全书 。《史记》的文学地位、史学地位是毋庸置疑的,鲁迅先生对其作出了高度的评价,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司马迁也被后世尊称为太史公 。
另一名“司马”也就是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也是相当出名的,在汉代,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这四人合并称为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更是被尊称为“赋圣”、“辞宗”,他的代表作有:《凤求凰》、《子虚赋》、《上林赋》、《长门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其中的《凤求凰》更是打动一代才女卓文君的佳作,《长门赋》是司马相如得到汉武帝废后陈氏所托著作的一篇,文风哀婉缠绵,诉说的是失宠的的嫔妃内心的苦闷跟失落 。
司马相如身上最具浪漫色彩的典故就是那个琴挑文君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