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是多少岁,而立之年是几岁

本文目录
  • 1.而立之年是几岁
  • 2.而立之年是指多少岁
  • 3.而立之年是多少岁
  • 4.而立之年是多少岁
而立之年是几岁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

而立之年是多少岁,而立之年是几岁

文章插图

而立之年 ér lì zhī nián
【释义】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 。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
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 。现在成为了一个人三十岁的代称,一般用于男性 。
【出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
【近义词】三十而立,当立之年
拓展资料:
中国对于不同的年龄有着不同的说法 。
不满周岁的儿童:襁褓
2~3岁:孩提
童年:总角,垂髫
【而立之年是多少岁,而立之年是几岁】
8岁(男):龄年
10岁以下:黄口
10岁(女):髻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14岁(女):豆蔻年华
13~15岁:舞勺之年
15岁(女):及笄之年
15岁(男) :志学之年 
15~20岁:舞家之年
16岁(女):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蓓(信)年华
出嫁:标梅之年
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
50岁:知命之年、半百
60岁:花甲,平头之年、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
77岁:喜寿
80岁:杖朝之年
88岁:米寿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台,骀)背之年
99岁:白寿
100岁:期頣,人瑞
108岁:茶寿
而立之年是指多少岁而立之年指的是30岁,人们熟知的三十而立意思是到了三十岁应该能自立于人世且有所成就 。实际上而立之年是古人用来表示年龄的一种称谓,此外还有弱冠之年、不惑之年、知非之年、花甲之年等称谓,分别表示20岁、40岁、50岁和60岁 。
而立之年是指30岁
而立之年指的是30岁,很多人都熟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句俗语,其中三十而立的意思是三十岁就能自立于人世、有所成就 。
“三十而立”出自《论语·为政》中孔子所说的话,孔子认为男子三十岁就应该学有所成,同时也能在这个世界有立足之地,因此30岁也代表了需要靠自己来承担一些责任 。
古人一般不用具体的数字来表示年龄,而是用与年龄相关的称为来代表 。例如二十为弱冠之年、四十为不惑之年、五十为知非之年、六十为花甲之年 。
而立之年是多少岁,而立之年是几岁

文章插图
而立之年是多少岁
而立之年是30岁 。
一般说一个人到了而立之年,是指这个人是应该具有了独立人格、独立思想的时候 。而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用这个词指一个人的自立和应该成家立业的年龄 。现在成为了一个人三十岁的代称 。
出自:《论语·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
翻译: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学有所成);四十岁能不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 。

而立之年是多少岁,而立之年是几岁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孔子认为,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是不断提高的 。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十五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阶段;五十岁到六十岁是安身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外界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则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而为一的阶段,这个阶段人的道德修养达到最高的境界 。
从中可以看出,三十而立是指在学习阶段从被动接受到主观认知、获得知识了,是该学有所成的时候了,并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看法,是走向四十不惑的必经之路,也是第一阶段走向成熟的转折性标志 。
而立之年是多少岁古代人通常不会用具体的数字表示自己的年龄,而是用而立、不惑、花甲子、古来稀以及耄耋之年表示自己的年龄 。其中而立之年指的是三十岁 。
而立之年出自孔子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孔子说这句话是他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蔡国闲居和弟子感慨自己的经历,说自己三十岁开始弘道,到现在也没有实现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