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的成语( 四 )


54. 束手坐视 拱着手,坐着看 。比喻对应当管的事无能为力或不管不问 。
55. 摇席破坐 指在饮宴中中途离席 。同“摇席破座” 。
56. 一人向隅,满坐不乐 指满堂之上,一人不乐,众皆为之不欢 。57. 一坐皆惊 指满座皆惊服 。
同“一坐尽惊” 。58. 一坐尽惊 指满座皆惊服 。
59. 一坐尽倾 指满座倾慕 。60. 一坐一起 犹言一举一动 。
指人的每一个动作 。61. 枕戈坐甲 以戈为枕,披甲而坐 。
形容常备不懈,时刻准备战斗 。62. 整襟危坐 整衣端坐 。
形容严肃拘谨 。63. 众人广坐 犹大庭广众 。
人多而公开的场合 。64. 坐地分脏 原指盗贼就地瓜分偷盗来的脏物 。
现多指匪首窝主自己不动手而坐在家里分取同伙偷盗来的财物 。65. 坐地自划 就地不动,自定范围 。
比喻固执一端,排斥其他 。66. 坐而待毙 坐着等死 。
比喻遭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坐着等死措施 。67. 坐而待弊 坐着等死 。
比喻遭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措施 。68. 坐而待旦 旦:天亮 。
坐着等天亮 。比喻心情迫切 。
69. 坐戒垂堂 不坐在屋檐下,恐瓦堕伤身 。形容自爱、谨慎 。
70. 坐井窥天 坐在井底看天 。比喻眼界狭小,所见有限 。
分庭抗礼是何意·出自于哪?成语“分庭抗礼”原意是宾客和主人分别站在庭中两侧,相对行礼,以平等地位相待 。后来人们用这句成语比喻彼此不分上下、平起平坐或互相对立 。
此典出自《庄子·渔父》:“子路旁车而问曰:‘由得为役久矣,未尝见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夫子犹有倨敖之容 。今渔父杖拿逆立,而夫子曲要磬折,言拜而应,得无太甚乎?门人皆怪夫子矣,渔人何以得此乎?’”
有一天,孔子带领他的弟子们在树林中休息 。弟子读书,孔子弹琴 。孔子一曲还没有弹完,忽然从河里驶过一条船来,从船上走下一位须眉全白的老渔父 。老渔父走上河岸,坐在树林的另一头,侧耳倾听孔子的演奏 。等到孔子弹完了一支曲子,他把子贡和子路招到他面前,问道:
“这位弹琴的人是谁呀?”
“是我们的先生,鲁国的君子孔子呀!”子路大声回答他,子贡又补充说:
“他就是性服忠信、身行仁义,上以忠世主,下以化于黎民,当今闻名于各国的孔圣人啊!”
“哦,是这样 。”渔父微微一笑,“恐怕是危忘真性,偏行仁爱呀……”说完,转过身朝河岸走去 。
子贡急忙把这位渔父的话转告了孔子,孔子放下琴,猛地站起来,惊喜地说:“这位是圣人呀,赶快去追他!”
孔子急忙赶到河边,渔父正要划船离岸,孔子恭敬地向他拜了两拜,说:
“我从小读书求学,到如今已经六十九岁了,还没有听过高深的教导,怎敢不虚心地向您请教呢?”
渔父也不客气,走下船来,慢悠悠地对孔子讲:
“真者,精诚所至也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真亲未笑而和 。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 。其用于人理也,事亲则慈孝,事君则忠贞,饮酒则欢乐,处丧则悲哀……”
孔子听得津津有味,不住地点头 。孔子卑谦地对渔父说:
“遇见先生真是我的荣幸,我愿意做您的学生,得到您的教导,请告诉我您的住址行吗?”
渔父没有告诉他住在哪里,跳上小船,独自划船走了 。这时颜渊已把车子拉过来,子路把上车拉的带子递给孔子,但孔子全不在意,两眼注视着渔父的船影,一直到看不见船的影儿,听不见划水的声音,才惆怅地上了车子 。
子路看到孔子这出乎寻常的表现,觉得非常不理解,站在车旁问孔子说:
“我跟您驾车子已经很长时间了,还从没见过像渔父这样傲慢的人 。就是天子、诸侯、大夫同您见面,也都是分庭抗礼、平起平坐的,而您还带有自尊的神色呢!然而今天那个渔父撑着船篙,一副傲慢的样子,您却弯腰弓背,先拜后说话,是不是太过分了吧?我们几个弟子都对您的举动感到不可思议,您对渔父怎么可以如此恭敬呢?”
孔子听了子路的话,很生气,伏着车木叹口气说:
“子路呀,你真是难以教化呀,你那个鄙拙之心至今未改!你靠进一点,我告诉你听:遇年长的人不敬是失礼,遇贤人不尊是不仁,不仁不爱是祸害的根本 。今天这位渔父,是懂得大道理的贤人,我怎么能不尊敬他呢?”
子路、子贡和其他弟子们只好听从先生的教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