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o是什么意思_emo的情绪和行为

随着社交平台的发展,年轻人似乎进入了emo时代,而社交媒体就是一个放大器,承载与放大他们的情绪 。本文解析当代年轻人哪些心理和行为,正在为他们的情绪打上“高光”呢?作者总结了五大关键词,带你读懂当代年轻人情绪柔软的一面 。

emo是什么意思_emo的情绪和行为

文章插图
似乎在一夜之间,互联网上的年轻人都开始emo了 。
emo,是英文单词emotional的缩写,表示情绪低落、多愁善感 。有人说,emo的时候,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脆薄的容器,里面注满了刺骨的冰水,喘不过气来 。
阿兰·德波顿曾在《工作的迷思》一书中写道:如果把一个人想象成一组同心圆,所有一眼望穿的事物都在外圈:谋生手段,年龄,教育程度,饮食口味和大致的社会背景 。而更内里的圈层才包裹着更隐秘的自身,包括对父母的情感、说不出口的恐惧、脱离现实的梦想、无法达成的抱负、隐秘幽暗的情欲,乃至眼前所有美丽又动人的事物 。
当代年轻人,似乎更愿意把自己“同心圆”的内部圈层展露出来了 。这与社交网络的发达分不开关系——社交网络就像“树洞”,可以让他们低成本地宣泄自己忧郁、负面的情绪 。同时,社交网络也反作用于年轻人,让他们变得越来越容易emo了 。
【emo是什么意思_emo的情绪和行为】社交媒体就像一个放大器,放大了年轻人的情绪接触口,一条充满“同辈压力”的朋友圈、一则热搜上的负面新闻、一部致郁系电影,都可能引爆emo情绪 。
然而,生活总得继续,如果有一万种事物能让当代年轻人emo,就有一万零一种事物能够让他们重获治愈 。
当代年轻人的哪些心理和行为,正在为他们的情绪打上“高光”呢?五大关键词,带你读懂当代年轻人情绪柔软的一面 。
一、自制结界:随身携带的透明“保护罩”对于年轻人而言,想逃离眼前这个拥挤的世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沙丁鱼罐头般的地铁、早高峰期的电梯、人潮涌动的商区,都能让他们的社交恐惧症当场发作 。
不仅是现实世界,就连网络世界也开始让年轻人感到压力 。社交网络就像一个嘈杂的广场,无数人拿着“喇叭”喊出自己的声音,营销号无营养的广告、热搜上的奇葩新闻、不熟悉同事的九宫格自拍,都让不少年轻人感到窒息 。
德国学者韩炳哲曾在《在群中》一书中提到,数字的媒介性不利于尊重 。如今世界所充斥的是一种彻底的无距离感:私密被展览,隐私被公开 。没有距离就没有了体面 。数字媒体中的交流普遍消减了距离,空间距离的削弱带来的是精神距离的消融 。
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年轻人开始为自己制造“结界”,为自己制造一个可以自由喘息的空间 。“结界”一词来自玄幻文学,是指运用某种超自然力量形成的特殊空间,结界内的空间与外界之间隔着防御罩 。
虽然不能在物理世界为自己修筑起一圈围墙,当代年轻人已经有许多“自制结界”的窍门 。耳机、香水、甚至穿搭风格,都可以成为他们制造结界的工具 。比如降噪耳机,带上就和这个嘈杂的世界说拜拜,自带BGM,走到哪里都感觉很安全 。又比如香水,让熟悉而喜欢的味道环绕自己,简直就像获得了一座随身携带的透明保护罩 。
穿搭风格也是年轻人的另一种“结界” 。在小红书上,已经涌现出非常多元的穿搭风格,甜酷风、法式chic风、美式复古风、港风、学院风,甚至还有拽姐厌世风、财阀千金风、人间富贵花风等更富有戏剧性的穿搭风格 。这些年轻人正在利用穿搭风格为自己构筑出的一个舒适氛围和气场,这就像他们递给世界的一张无声的“名片”:在开口和他们交谈前,请先将语境调至合适的频率 。
二、精神隐居:在城市与野性之间徘徊2021年,露营火了 。在小红书上搜索“露营”关键词,能看到60多万篇笔记 。帐篷、户外折叠椅、Snow Peak钛杯、手冲咖啡,完善的装备在野性环境之下更显精致,也暗示出年轻人在野外世界和城市生活之间的游离与徘徊 。
露营,看上去更像年轻人对自身生活方式的一次试探:既想逃离喧嚣的城市,同时又离不开城市的便利和温存 。野外固然有新鲜的氧气、绿树、河流与虫鸣,城市里24小时不打烊的便利店、随时可以送家门口的外卖、柔软的床品,同样也让人难以舍弃 。
露营虽然透露出年轻人的矛盾心理,但这些出门露营的年轻人至少还将腿迈进了野外,另外一些年轻人干脆选择只宅在家里,足不出户地开启“精神隐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