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是条狗的演员( 三 )


当然 , 假如《卡拉是条狗》简单地陷入现实批判的情节剧模式之中 , 影片也不会体现出路学长所坚持的观察方法和角度的独特性 。影片对于主人公际遇的同情是有限的 , 从某种程度上讲 , 甚至也是批判的 。路学长为他这一立场设置了儿子亮亮这个人物 。老二的社会地位让他在儿子面前丧失了作为父亲的权威 。也许影片的动人之处就在于此 , 它给出城市平民感同身受的生活遭遇的同时 , 也让他们看到了自身的卑微和软弱 。这种对人性的理解 , 既区别于基于宗教传统的西方人性理念 , 也区别于1949年以后 , 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对人性的要求 。影片所秉持的理性的观察态度 , 倒容易让我们联想起中国三十年代的伟大作家鲁迅先生对于国民性的批判 。为什么要找狗?为什么找不到狗?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 实际上隐含了双重的批判 , 这其中既有对现实的观察 , 也有对人性的思考 。或许现实中的人性和人性的现实存在本身就是一体的 , 就像老二和他的狗——卡拉一样 。
影评:卡拉是条狗 , 老二是个人
2003-03-03 17:07:39南方网-南方都市报泊明
南方网讯 清楚地记得看《卡拉是条狗》的日子是情人节 。走出电影院的时候 , 以看到对面的马路上有很多路边花店正以8元一支卖着各色的玫瑰花 。行正在买花的人和怀里抱着玫瑰花在街上走的人真的很多 , 遗憾的是我却没有看到像“老二”一样的人 。像“老二”这样的人 , 似乎连情人节浪漫一下的权利都被剥夺了 。好在“老二”有了“卡拉” , 虽然它不过是一条狗 , 但它却能给“老二”带来快乐和安慰 , 化解了“老二”每个工作日后的疲劳 。
这不过是一部电影 , 但感觉好久没有看过像路学长导演、葛优主演的《卡拉是条狗》这样能让人有所感的电影了 。我所说的“感” , 不仅是感动 , 更多的是感悟 。像这样一个平常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故事 , 能让人感动得痛苦流涕的可能性不大 , 但能够让人思考的东西却很多 。葛优饰演的“老二” , 可能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亲人、朋友和邻居 , 他们日复一日在工厂里干着单调的工作 , 每月按时拿回家几百块钱工资 。在步入不惑之年之后 , 他们的迷惑反而多了 。妻子下岗了 , 自己要独力支撑整个家庭;儿子要升学了 , 他不仅不服管教还看不起自己这个穷工人 。“老二”的迷惑很多 , 但他所做的仍旧是每天白班夜班轮流倒 。他唯一的解脱是来自他养的那条名叫“卡拉”的狗 。我们不能残忍地把这种生活称之为“可悲” , 在大多数人仍旧和“老二”一样过着平凡日子的社会里 , 这种称呼太缺乏温情了 。
“老二”其实也在尝试着改变自己的生活 , 尝试找到自己中年以后的理想归宿 , 也在考虑自己的前途问题 。可惜 , 他只选择了忍受和转移 , 并没有想过要改变 。忍受生活给予他的重压 , 将自己的压力和郁闷通过与“卡拉”的交流转移出去 。但他太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 , 更缺乏改变的勇气 。他和自己的妻子、儿子都无法沟通 , 面对妻子丢狗的事实 , 他只能面对厕所的墙壁骂几声“你是猪呀 , 你不会跑?”电影提供给我们的故事是短暂的 , 虽然他已经尽可能浓缩了“老二”的个性和“老二”一生的命运 , 但它却不可能为“老二”找到一个真正的解脱 。在面对“老二”一样的平民百姓所面临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的双重困境时 , 路学长选择了回避 。让“老二”找到狗 , 看似一个光明的尾巴 , 似乎为“老二”再次找到了精神归宿 , 但就像“老二”当年沉迷于打麻将是一种堕落一样 , 沉迷于养狗其实不过是换了堕落的方式而已 。
在是否让“老二”就此堕落、苟活一生还是改变生活命运的问题上 , 路学长选择前者的做法我们是可以理解 , 这种自认无力的举动其实就是很大的同情 。仅仅停留在同情或者呼唤的表面 , 也已经让我们从中获得了感动与感悟 , 能够以这种姿态来关注普通人的命运 , 我们从作品中已经可以想见创作者的良知 。在风花雪月的银幕空间里 , 这种同情已经显得非常难得 。但在启发性上 , 影片似乎还可以做得更多 , 至少这个空间是有的 。当然创作者其实是摆正了自己旁观者的位置 , 但“老二”的希望到底在哪里观众很想知道 , 毕竟“老二”是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