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 )


从国内流行的一些社会科学方面的教科书和工具书对生产力的定义及解释来看 , 大都把生产力定义为人们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其实 , 利用自然是所有生物的本能 , 不少高等动物甚至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改造自然 。例如 , 水獭筑坝、蜜蜂筑巢 , 就其客观效果来说也是对自然的一种改造 。虽然这些动物改造自然的能力无法同人相比 , 以致被认为完全属于本能 , 但毕竟也在它们活动的范围内改变了自然的原貌 , 使之能够更好地为它们所利用 。因此 , 严格地说 , 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不是人与其他生物的本质差别 。只有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来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 , 才是人与其他生物的本质差别 。在原始社会 , 人们最初只是在自己活动的范围内利用自然 , 包括采集野果 , 围捕猎物等 , 后来在劳动中逐步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 。当原始人捡起一块石头打击猎物时 , 还只是利用自然;当他把石头磨成特定的形状以便更好地使用时 , 已经改造了自然;至于开垦荒地种植农作物和驯养动物 , 则包含了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运用 。如果原始人停留在只是利用自然的状态 , 一点都不知道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 , 那么同其他动物就没有本质区别 。人所以能够从其他动物中分离出来 , 就是因为在长期劳动中逐步形成了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的能力 。在近现代社会 , 人们认识自然规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逐步形成了门类繁多的科学技术 。只有不断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 才能科学地而不是盲目地改造自然 , 从而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 , 减少乃至消除浪费和污染 。
在现实中 , 人们往往只是注意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近的后果 , 而对较远的后果缺乏认识;等到这种较远的后果经过积累而变得相当严重时才引起关注 , 最终造成巨大损失 , 甚至难以治理和挽回 。这个问题在近代社会已经暴露 , 欧亚一些地方砍伐森林 , 导致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就是如此 。恩格斯对这个问题给予了富有远见的关注 , 告诫人们要学会预见和控制生产行为干预自然所引起的较远的后果 。联想当今世界面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 , 重温恩格斯的教诲和告诫 , 人们应当有所启示和感悟 。
三、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
有不少文献引用恩格斯的论断:“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每一次胜利 , 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 , 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 , 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这一著名论断已经成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经典言论 。
现代人为改造自然所取得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是可以理解的 , 但是这些成就并不意味着人类战胜了自然 。所谓战胜或胜利 , 通常是相对于战败或失败而言 , 既然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就应当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征服和战胜自然的观念 。不应在人与自然之间人为地构造战胜和战败的关系 。事实上 , 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成就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取得的 , 没有理由说是战胜了自然 。何况这些成就往往存在对自然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 最终或多或少招致自然的报复 。恩格斯当年所分析的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和欧洲一些地方破坏自然而遭受报复的情况 , 同现代社会的情况相比 , 可谓小巫见大巫 。由于世界各国特别是少数发达国家大量排放各种温室气体和消耗臭氧的化学物质 , 导致全球温室效应增强和臭氧层破坏 , 危及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 , 不得不通过国际协议来减少温室气体和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一些杀虫剂和化学物质最初被研制成功时曾誉为重大发明 , 并大量使用 , 后来才发现最终却会严重危害人自身 , 不得不禁止使用;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 , 各种污染物大大超过环境承载限度 , 不得不投入并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治理污染 , 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发展的成果 , 甚至得不偿失;国内一些地方毁林开荒 , 导致土地荒漠化 , 最终不得不退耕还林 。这类事例不胜枚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