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服饰的特点有哪些( 二 )


直到l321年元英宗时期才参照古制 , 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上衣连下裳上紧下短 , 并在腰间加襞积 , 肩背挂大珠的"质孙服"制 , 汉人称"一色衣"或"质孙服" 。这是承袭汉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特点的服制 。元代女服分贵族和平民两种样式 。
贵族多为蒙人 , 以皮衣皮帽为民族装 , 貂鼠和羊皮制衣较为广泛 , 式样多为宽大的袍式、袖口窄小、袖身宽肥 , 由于衣长曳地 , 贵夫人外出行乐时 , 必须有女奴牵拉 。这种袍式在肩部做有一云肩 , 即所谓"金绣云肩翠玉缨" , 十分华美 。
作为礼服的袍 , 面料质地十分考究 , 采用大红色织金、锦、蒙茸和很长的毡类织物 。当时最流行的服用色彩以红、黄、绿、褐、玫红、紫、金等为主 。元代平民妇女穿汉族的襦裙 , 半臂也颇为通行 , 汉装的样子常在宫中的舞蹈伴奏人身上出现 , 唐代的窄袖衫和帽式也有保存 。
6、明清时期
明代以汉族传统服装为主体 , 清代则以满族服装为大流 。而两代上下层社会的服饰均有明显等级 。上层社会的官服是权力的象征 , 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 。自唐宋以降 , 龙袍和黄色就为王室所专用 。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来紫色为贵 。明朝因皇帝姓朱 , 遂以朱为正色 。
又因《论语》有“恶紫之夺朱也” , 紫色自官服中废除不用 。最有特色的是用“补子”表示品级 。补子是一块约40~50厘米见方的绸料 , 织绣上不同纹样 , 再缝缀到官服上 , 胸背各一 。
7、现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 服饰崇尚简朴实用 。50~70年代 , 中山装渐成男子主体服装 , 此外流行过军便装 , 人民装;女装受苏联影响 , 连衣裙风靡城市 , 此外还流行过列宁装等 。但在农村 , 上衣下裤一直是大多数农民的传统装束 。1978年后 ,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 体现时代精神 。
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服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 面貌簇新 。其中长期代表中国传统服饰且受多民族服饰影响的汉服大放异彩 。20年代前后出现中山装 , 逐渐在城市普及 。
广大农村一直沿用传统的袄裤 , 头戴毡帽或斗笠 。脚着自家缝纳的布鞋 。女装 。辛亥革命带来了多样化 , 一身袄裤之外 , 又多穿用袄裙套装 。20年代以来 , 妇女喜爱旗袍 , 旗袍逐渐成为时装而不衰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服饰
中国古代的服装有哪些特点? 相关服饰的特点主要有交领右衽、大襟、宽衣博带、系带隐扣等 。虽然历代各有变化 , 但在礼仪服装中一直传承这些特征 。
交领右衽
指衣服前襟左右相交 , 右衽则是指衣襟向右掩(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 , 将右襟掩覆于内) , 在外观上表现为“y”字形 , 形成整体服装向右倾斜的效果 。而古代中原周边一些民族的服装是向左掩 , 称为“左衽” 。古代贵族“二十而冠” , 平民戴巾 , 只有异族是披发为常 。《论语》中记载孔子曾说 , 若无管仲尊王攘夷 , 就会沦为异族统治而“被发左衽” 。由此可见华夏夷狄之分也被体现在服饰之上 。此外 , 在中原古代文化中 , “左”与“右”暗示着在社会中的地位的等级意识 , 分为“尊左卑右”与“尊右卑左”两种 。前者主要体现在乘车、官职封号、宫室、陵墓等设置上 , 后者则包舍服饰的衣襟、出身、官制等 , 可见“右衽”这一特征对于汉人的重要性 。然而根据古代文献 , 明代初期公开宣布包括盘领衣在内的圆领袍服为“正统衣冠” , 而交领衣服如窄袖衣袴褶、辫线腰褶以及两截胡服(上衣下裳)都是要被革除的“胡服”
宽衣博袖
虽然是平面剪裁 , 但用料远远大于覆盖人体的需要 。典型的汉服袖子是既宽且长 , 主要见于贵族、官员、士人服饰的大袖 , 不仅是袖径的宽大 , 袖子的长度也十分长 , 使穿衣者垂手时而不露出来 , 并可以挽回相当的长度 。汉服礼服的袖长度是整个手臂的一倍半 , 要求能“回肘” , 最长更可达四尺 。典型的袖型则是圆袂收祛 , 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天圆” 。而日常便服、军事服装的袖则较窄 。宽袍大袖还具有透气、散热等实用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