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量如何计算,降水量怎么计算的以面积为单位

本文目录
  • 1.降水量怎么计算的以面积为单位
  • 2.降水量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 3.降雨总量是怎么计算的
  • 4.下雨多少毫米是怎么计算的
降水量怎么计算的以面积为单位
测量时,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数值就可读出当天的降雨量 。 
1毫米的降水量是指在一亩地(666.7平方米)上面的降水量到达水深1毫米 。
降水量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 。具体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没有经过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

降雨量如何计算,降水量怎么计算的以面积为单位

文章插图

相关因素:
从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状况来看,我国年降水量总体上由东南往西北递减,我国的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成为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区 。
从降水的季节分布状况来看,我国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也就是东南季风盛行的时候,所以我国的气候特征表现为“雨热同期” 。而在冬季,我国盛行来自亚欧大陆内部的西北季风,水汽含量很少,形成的降水也不多 。
除了东南季风给我国带来降水以外,我国也能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水汽,我国的西南地区受西南季风的影响较大 。
比如西南季风通过雅鲁藏布江谷地,把暖湿的印度洋水汽送到青藏高原深处 。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北疆地区,也能得到少量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使得我国新疆的北疆地区比南疆地区要相对湿润 。
降水量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测定降雨量常用的仪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 。
雨量筒的直径一般为20厘米,内装一个漏斗和一个瓶子 。量杯的直径为4厘米,它与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 。测量时,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当天的降雨量了 。
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称为降雨量(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 。
降雨量如何计算,降水量怎么计算的以面积为单位

文章插图
等级划分标准
降雨量是一种重要的灾害数据,具有混沌特性,对于降雨量等级的划分,不同部门有不同的标准 。
1、气象部门
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单位用毫米表示 。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称降雨强度 。降雨强度用降雨等级来进行划分 。
2、防汛部门
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 。根据国家防办《防汛手册》规定,凡24小时的累计降雨量超过50毫米者定为暴雨 。
降雨总量是怎么计算的
气象上把下雨、下雪都叫做降水,降水的多少叫降水量,表示降水量的单位通常用毫米 。1毫米的降水量是指单位面积上水深1毫米 。每亩地面积是666.7平方米,因此,1毫米降水量就等于每亩地里增加0.667立方米的水 。
每立方米的水是1000公斤,这样,1毫米降水量也就等于向每亩地浇了约650公斤水 。据测定,降5毫米的雨,可使旱地浸透3厘米—6厘米 。
在天气预报用语中,不同的说法有不同的含义 。比如,“零星小雨”指降水时间很短,降水量不超过0.1毫米 。“有时有小雨”意即天气阴沉,有时会有短时降水出现 。

降雨量如何计算,降水量怎么计算的以面积为单位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阵雨”指的是在夏季降水开始和终止都很突然,一阵大,一阵小,雨量较大 。“雷阵雨”则是指下阵雨时伴着雷鸣电闪 。“局部地区有雨”指小范围地区有降水发生,分布没有规律 。
中国气象局规定24小时内的降雨量称之为日降雨量,凡是日雨量在10毫米以下称为小雨,10.0-24.9毫米为中雨,25.0-49.9毫米为大雨,暴雨为50.0-99.9毫米,大暴雨为100.0-250.0毫米,超过25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少数地区根据本省具体情况另有规定 。例如,多雨的广东,日雨量80毫米以上称暴雨;少雨的陕西延安地区,日雨量达到30毫米以上就称为暴雨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降雨量

下雨多少毫米是怎么计算的
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我们称为降雨量(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