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把人分为五等的

1、古代按人品高低把人分为五等,从低到高依次为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 。
1、庸人指平常的人;见识浅陋、没有作为的人 。语出《韩非子内储说上》:故今有於此,曰:予汝天下而杀汝身 。庸人不为也 。
2、士人,古时指读书人,亦是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统称 。他们学习知识,传播文化,政治上尊王,学术上循道,周旋于道与王之间 。他们是国家政治的参与者,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 。士人是古代中国才有的一种特殊身份,是中华文明所独有的一个精英社会群体 。
3、君子,德才兼备,文质彬彬,有所为有所不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追求的理想人格 。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君子为人应如大地一般,厚实和顺,仁义道德,容载万物 。
4、贤人,就是有才德的人 。
5、得道的人是圣人,知名的人是圣人 。
孔子曾经把人分为五类:愚人 士人 君子 圣人 贤人当然适应 。这是按照人的性情天分和处事高低划分的 。比如,士人需要经常被点拨教育才能行于正道,才能有所进步 。而圣人君子更具慧根,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源泉,并能惠及大众 。至于愚人,可能是冥顽不化者,或者是走上奸恶道路的人 。
以下答案为摘录:
一、圣人:在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中,孔子说的“所谓圣人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能测万物之情性者也 。大道者,所以变化而凝成万物者也 。情性也者,所以理然、不然、取、舍者也 。故其事大,配乎天地,参乎日月,杂于云霓,总要万物 。穆穆纯纯,其莫之能循;若天之司,莫之能职;百姓淡然,不知其善 。若此,则可谓圣人矣 。”在这里的圣人指的是能深刻了解了宇宙万事万物和人类社会变化的客观规律,并能非常熟练地根据瞬息万变的实际情况,判断是非,决定取舍,且具有人类博大意识,又能为人类谋幸福的杰出的人物 。比如孔子说:“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礼记·礼运》) 。又比如弟子问他;“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可谓仁乎?”他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论语·雍也》)”,便是对圣人的具体说明 。亦即庄子所谓“天为宗,以德为本”的大人物 。
二、贤人与善人;在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中“所谓贤人者,好恶与民同情,取舍与民同统;行中矩绳,而不伤于本;言足法于天下,而不害于身;躬为匹夫而愿宝贵,为诸侯而无财 。如此,则可谓贤人矣 。”至于“善人”指的是能本着仁与道的原则,消除残暴祸害人民的并能为社会发展带来进步的人物 。孔子说:“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 (《论语·子路》) 。他慨叹说:“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论语·述而》) 。意即,上述这样有能力的圣人我不能见到了,能看到坚持行仁道政治的人也可以 。所以无论是贤人或善人,则都是真正能做到全心全意服务于社会与人民大众的人 。也就是有益于人民的人 。
三、成人:即一般所谓完人 。但这一名词,孔予以前就已有了 。例如晋文公返国当政以后行赏时即说过:“耽我以道,说我以仁,暴浣戒行,昭明我名,使我有成人等,吾以为上赏” 。孔子所谓成人大致也是这个概念 。“子路问‘成人’”孔子答:“若藏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为成人,矣 。”他接着说,“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谓‘成人’矣”(《论语·宪问》) 。可以看出,孔予所谓“成人”有古今两种:前者是第一流的,后者是第二流的 。
四、士 。孔子所说的士,主要有三类人:一是指政治人才 。是指能学习、积累仁道知识,传播仁道思想,并有介入现实政治能力和能为仁道献身的知识分子 。他所说的:“士志于道”,亦即作为士,应当立志学仁道,传仁道,行仁道,为仁道而献身 。作为公式来说,他所要的士,犹之乎理在的政治干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事业献身的英雄模范人物 。只不过奋斗的出发点不完全相同而已 。孔子肯切地指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为人”是仁的表现,也是孔子要培养的士的一个最大的特征 。孔子说:“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 。还强调“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于议也”(《论语·里仁》) 。意思是士应该立志于行仁道,如果以吃的不好,穿的不好为羞耻,那就不能同他谈论行仁道了,他也就不配称士了 。用现在的话说,孔子要求于士的,亦即能够艰苦朴素,克己奉公 。这也是与古代的士的大不同之点 。由此也可看出,孔子所说的士,也是从古代历史演变而来的 。二是孔子的士不同于古代的士 。从《左传》、《礼记》等典籍考证,士在古典社会,是居于庶民之上、大夫之下的靠做官食禄的有智有勇的一个阶层 。所谓“有士民,有工民,有商民,有农民” 。工、商,农三民都属“庶民”,亦即奴隶身份的劳动者,而士民则是自由身份的知识分子 。这种人无所谓国家,民族观念,谁能给予官、禄,即为谁效命,即古语所谓:“士为知己者死” 。因此,到春秋时期,士阶层不少的人便离开本国,效命异国了,也有些厌倦乱世而稳居在野的,即所谓“辟世之士”(《论语·微子》) 。孔于为了进行政治活动,看到了士阶层的这支力量,并耍运用这种力量,亦即运用士的智、勇,把士培养为行仁道的革新政治人才 。例如:他答子贡问为仁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 。可知孔子是把士看做行仁道的工具而团结的 。孔子解释说:“唯十合一为士”,“学者由博返约,故云唯十合一” 。“傅”是博学,“约”是集中,即集中所学应用到仁的这是最高原则上 。传,曰:只“通今辨古,然不谓之士” 。据此,可以说:所谓的“士”必须具有坚决行“仁”道的思想、气概、勇敢和一定学识、能力的知识分子,即是孔子所说的士的概念 。与此同时这些所谓的“士”,已不是古典社会所谓“自由人"身份的士,而是在人格上,认识上有仁德修养,在生活上有志致身、并献身于仁道事业的政治家 。所以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说明了士应有的思想和行为表现 。“弘”是气量要弘“毅”是要有坚强的毅力,"重”是说实现仁道政治是重大的任务,“死而后已”,是说致身、献身子仁道,“不亦远乎”,是说准备长远干下去、干一辈子,不能把时间估计得近和短了 。三是孔子的士的形象 。以上所说的是孔子培养士的最高标准 。但孔子培养的士的形象还包括在家孝敬父母,在社会上尊敬长者,遵守社会公德与公共秩序,即所说的“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对于别人是“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这些表现也是士应该兼而有之的 。也正因为如此,孔子之后的社会之中才会有“志士”、“义士”、“战士”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