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式加班是什么意思

摸鱼式加班:指领导不走我不走,以加班为名怒刷存在感 。
在职场生态中有一种加班屡见不鲜令人感到心累唯时长论坐班不做事领导不走我不走等形式主义加班现象正在污染我们的奋斗精神
1、以加班为名怒刷存在感
2、坐班不做事只做样子
3、奋斗要注重效率和业绩
对现在流行的摸鱼式加班,你怎么看呢?网络上有人对一种“加班文化”作出总结:摸鱼式加班,意思就是领导没有下班,员工也不能提前离开 。“虽然反感,但很无奈 。”一位国企员工说,对这种摸鱼式加班没什么大惊小怪,据他所知,大多数企业都存在,“只是严重程度不同而已” 。
摸鱼式加班既受到“加班文化”的影响,但与追求工作效率的“加班文化”又有所区别,摸鱼式加班很多时候就是一种“表演”,对于下属来说,是为了表现给领导看,让领导看到自己在“努力加班”,更多时候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领导就喜欢这种形式主义,员工于是纷纷投其所好,大家都摸鱼式加班,还有领导下班后喜欢在办公室耗时间,还不喜欢员工比他先下班,从而让员工们“陪绑” 。
摸鱼式加班在职场变得越来越普遍,不仅是在办公室,一些员工还在朋友圈晒,就是为了让领导看到自己晚上、周末都还在加班,实际上,这些晒加班的员工很多都没有在认真加班 。这样的摸鱼式加班,完全变成了一种形式主义 。而对于被动摸鱼式加班的员工来说,摸鱼式加班更是对时间与精力的“空耗” 。
加班成了盛行职场的潜规则,一些企业通过“加班文化”给员工“打鸡血”,不少企业盛行“加班光荣,不加班可耻”的“狼性文化”,正是这种畸形、病态的“加班文化”,成了滋生摸鱼式加班的土壤:明明不需要加班,领导、员工仍然通过摸鱼式加班来“装模作样” 。
所以,要根除摸鱼式加班等职场形式主义,要先净化用工环境,企业要能真正尊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善待劳动者 。除此之外,企业要能建立合理的奖优罚劣的管理机制,一切工作不能看表面,而需要通过劳动效率与劳动质量对员工进行合理考核,对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的职工要给予相应奖励,对于拖延、偷懒耍滑的员工,要予以相应惩治 。
摸鱼式加班既损害劳动者权益,又损害企业利益,亟待予以遏制 。只有让劳动者能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应得报酬,同时也要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摸鱼式加班才会没有生存空间,从而最终实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双赢” 。
职场中的摸鱼式加班值不值?您好
当然不值
“摸鱼式加班”最近风靡一时 。这个网络新词的意思是,已经到了下班时间,也没什么实际的事情要做,但由于领导还没下班,员工只好留下来加班,而加班内容却是逛淘宝、刷微博、微信聊天、打游戏等 。其实表达的意思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说有些人上班不认真,但下班后领导不走自己也不走,刷存在感,让领导觉得自己很优秀 。
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人力资源专业讲师郝德诚认为,形式主义是目前职场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的通病,而“摸鱼式加班”算是一种新生的形式主义 。不是说职场中不允许加班,但如果出现频繁加班情况,应该从雇员和雇主双方找原因 。如果是员工自身问题,应督促其尽快提升工作效率;如果是因为工作量太大,公司要考虑加派人手,协同其一起完成 。
很多老板喜欢加班文化,因此员工在此种氛围下也养成了等领导下班的习惯 。有人认为,工作做完了却还要表演式的加班只会害了职场人,用虚假的奋斗去博得领导的好印象,长此以往,工作效率并没有提升,反而让身在职场的人们陷入处处耍小聪明、投机取巧的恶性循环 。也有人认为,工作做完了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自我提升,摸鱼只是个人不负责任的选择 。
“摸鱼式加班”比喻为“毒瘤”,这种表演式的加班只会害了职场人,用虚假的奋斗去博得领导的好印象,长此以往,工作效率并没有提升,反而让身在职场的人们陷入处处耍小聪明、投机取巧的恶性循环 。另外,从运营成本的角度来说,无效的加班也让企业无形中增加了不必要的支出 。”
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BOSS直聘联合微博职场共同发布了《2019职场人加班现状调查报告》 。在此次调查中,受访者多为在一线城市工作的互联网行业从业者 。
据报告显示,只有10.6%的职场人基本不加班,近九成的人都难逃加班命运,其中24.7%的职场人每天都加班 。有44%的职场人有过加班超过零点的经历,其中有9.3%的人回家时间在午夜 2 点到 4 点之间 。可见,加班已成现代人面临的一种职场常态 。但即使是这样,人有部分人只是盲目的“摸鱼式加班” 。调查中显示,有25.4%的人因为大家都没走不好意思先走,17.3%的人因为老板还没走不敢先走 。也就是说加班的职场人里有42.7%都是在“摸鱼式加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