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主要在什么时候

花灯主要用于每年的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节的那天 。花灯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 。
花灯,又名灯笼 。灯笼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纸或者绢作为灯笼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或者灯泡,成为照明工具 。受中华文化影响,在亚洲华人地区,许多国家的庙宇中,灯笼也是相当常见的物品 。
放花灯一般是什么节日阴历正月十五放花灯,称为灯节,或称“ 元宵节” 。这一天,人们有观灯和吃元宵的习惯 。
花灯,又名“彩灯”“灯笼”,中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 。花灯是汉民族数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它酬神娱人,既有“傩戏”酬神的功能,又有娱人娱乐的价值,是汉民族民间文化的瑰宝 。
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
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 。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 。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
元宵节闹花灯的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据传,闹花灯的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 。
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 。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 。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 。在正月十五到来之前,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 。正月十五的"观灯"已经成为山西民间群众自发的活动 。
自从元宵节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 。梁简文帝曾写过一篇《列灯赋》,其中写道:
南油俱满,西漆争燃 。
苏征安息,蜡出龙川 。
斜晖交映,倒影澄鲜 。
辞赋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节张灯的盛况 。
隋炀帝时,每年正月十五都要举行盛大的晚会以招待万国来宾和使节 。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元宵庆典甚为隆重,处处张灯结彩,日夜歌舞奏乐 。表演者达三万余众,奏乐者达近两万人,戏台有四公里长,游玩观灯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 。数万人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热闹非常 。
到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在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唐玄宗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 。皇帝命人做巨型灯楼达二十多间,高约五十米,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
古代有赏花灯的习俗,被称为“灯节”的是哪一天【花灯主要在什么时候】农历正月十五也叫花灯节,又叫元夕,元夜 。因为当晚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且离春节较近,所以,自古以来,元宵节都是一个及其隆重的传统节日 。她很重要的一个活动就是放花灯,不论城乡,正月十五晚上人们都精心制作各种精致漂亮的花灯,悬挂起来,供人们欣赏这些花灯名目繁多品种多样 。所以又称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