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鉴赏论的有关内容 , 也可看出刘勰篇章修辞的观点 。他在《知音》中指出鉴赏作品要从两大方面六项内容入手 , 提出了“六观说”——是以将阅文情 , 先标六观:一观位体(即体裁情志) , 二观置辞(即铺饰辞采) , 三观通变(即通古变今适应时代)四观奇正(即语言态势是雅正通畅还是奇诡怪诞) , 五观事义(即据事类义 , 指典型题材)六观宫商(即调声协律 , 安排语调辞气) 。斯术既形 , 则优劣见矣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 沿波讨源 , 虽幽必显 。”以上六观 , 位体、通变、事义属于作品内容 , 置辞、奇正、宫商属于作品形式 。从上论看出 , 只有从内容到形式作通盘考虑 , 这六个方面都熨烫妥帖恰到好处 , 才可以使文章“譬春台之熙众人 , 乐饵之止过客” 。
在积极修辞即辞格的运用方面 , 刘勰也予以了诸多观照 。《丽辞》专讲对偶 , 将对偶分成相容的两组四种——以内容分 , 言对、事对为一组;以意义分 , 正对、反对为一组 。言对事对各有反正 , 两组互相包容 。在具体运用方面 , 刘勰指出“碌碌丽辞 , 则昏睡耳目 。必使理圆事密 , 联璧其章 。迭用奇偶 , 节以杂佩 , 乃其贵耳 。”
刘勰生活在殊重骈俪的时代 , 本人又对其青眼有加 , 一部洋洋大观的《文心雕龙》 , 通体骈俪为文 , 足证其爱 。故所倡之法 , 可谓独得神髓 , 深谙三昧——骈散间出 , 方显错综之美 , 长短杂用 , 乃有灵动之活 。
《夸饰》专讲夸张 。刘勰没有像今天这样从形式上将夸张分为扩大式、缩小式、串前式等加以研究 , 而是抓住夸张得是否合乎事义情理这一关键 , 将夸张分为两类并指出其不同效果:“然饰穷其要 , 则心声蜂起 , 夸过其理 , 则名实两乖 。”——如果夸张得合情理得神髓 , 就会引起强烈共鸣 , 反之 , 就会违背事实不合情理 。
今天 , 我们如果面对这样的夸张——“麦秸粗粗像大缸 , 麦芒尖尖到天上 。一片麦壳一片瓦 , 一粒麦子三天粮 。秸当柱 , 芒当梁 , 麦壳当瓦盖楼房 , 楼房顶上写大字 , 社会主义大天堂 。”“玉米稻子密又浓 , 遮天盖地不透风 。就是卫星掉下来 , 也要弹回半空中 。”——谁能不深切地感到刘勰所论 , 切中要害而又至关重要呢!
此外《比兴》讲到比喻 , 《事类》讲到引用 , 都有不刊之论 。兹不赘述 。
【有谁知道刘劦思简介】刘勰约生于公元465年 , 年登而立 , 始著《文心》 , 他能在距今1500余年之遥 , 提出这如许之多的至今难超其苑囿的精辟修辞理论(拙文所及 , 可谓挂一而漏万) , 实为难能可贵 。其修辞之论 , 既有理性的阐释 , 又有言证、事证 , 既涉文章内容形式 , 又关作者思维、气质、涵养、才情 。他能从美才、美德、美情与美辞美文的关系方面 , 阐释情动而辞发、因内而符外的修辞美学观 , 他承认“物色之动 , 心亦摇焉” , “情以物兴 , 故义必明雅;物以情睹 , 故辞必巧丽” , 尽管当时还没有堂皇的辩证唯物主义之说 , 然而在今天看来 , 这完全符合这种观点 。在这种观点指导之下 , 他从内容决定形式的认识出发 , 建立了系统的剖情析采理论 , 他从历史唯物主义和现实唯物主义的认识出发 , 提出了“时运交移 , 质文代变” , “文变染乎世情 , 兴废系乎时序” , 这种选择继承、据时创新的修辞观 , 这种服务于时代的“时文”修辞观 , 时至今日 , 也是必须遵循的一条修辞美学原理 。《文心雕龙》体大思精 , 深文周纳 , 拙文仅就修辞而蜻蜓点水 , 掠影浮光 。若成引玉之砖 , 亦幸遂微愿矣 。
- 有谁知道硫酸铝的工业用途谢谢
- 有谁知道玛格丽特花的花语吗
- 有谁知道梅花三弄是不是成语啊
- LGD高管节目中爆料:没有邀请IG宝蓝试训,Peanut并非因为钱来LPL,你有何看法
- 为什么有人质疑中医
-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谁_乐不思蜀的历史典故
- 中兴什么手机有nfc
- 天文望远镜是谁发明的_此文告诉你答案
- 充电宝膨胀还能用吗
- 红包的吉利数字有哪些 红包有哪些吉利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