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艺术的特点:
1、形象的间接性:文学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需要通过接受者的想象和联想才有可能间接地被感知,因此一个优秀的文学欣赏者,会积极参与文学欣赏活动,读者只有了解了某种语言文字的意义,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艺术的想象和思索,才能再现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形象蕴涵的思想含义 。
2、模糊性间接性:文学的模糊性使文学在所有艺术门类中具有的优势,因此这更有助于读者发挥想象力,不同的读者层次,不同的人生感悟,使读者在不同的作家作品中的发现与感悟不同,文学的模糊性激发读者的想象,同样可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产生如临其境的审美效果 。
3、易于表现丰富的宇宙与人生:语言与其他艺术所使用的材料相比,最为自由和灵活,受限制最小,能够突破客观时空,实现时间空间自由延伸,全方位多角度的描述物质世界,和人的精神世界,直接展现人的内在思想,情感情绪和愿望 。
语言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语言艺术的特点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以语言文字为艺术媒介;文学活动和文学作品与语言文字的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词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符号体系 。语言具有符号性、概括性、心灵性和表达的灵活性等多方面特点 。语言的上述特点,决定了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多种特性 。
1、 形象感知的间接性
所谓形象感知的间接性,是指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它只能通过接受者的想象和联想才有可能间接地被感知 。换言之,读者只有了解了某种语言文字的意义,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艺术的想象和思索,才能再现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形象蕴涵的思想义 。(文学语言→读者想象→文学形象)
歌德说:“造型艺术对眼睛提出形象,诗对想象力提出形象 。”
2)文学形象间接性的原因
文学形象的间接性与语言文字的抽象性、符号性密切相关 。文学作品是用“文字”,即“语言的替代性符号”来描绘形象的 。语言符号虽然也有声音或书面的载体,能为人们的知觉所把握,但不能直接再现事物本身的形象,直接作用于读者的视觉或听觉 。读者必须懂得符号的意义,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特别是外语文学),通过对文字的阅读,语义的理解,根据语言符号的提示与刺激,产生想象和联想,唤起以往类似的经验和体验,才能感受到作品中的形象 。以此言之,读者至少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1)懂得并熟练掌握、理解该作品所用的语言;(2)要有丰富的想象力;(3)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经验和感受 。因此,文学形象缺乏直观性,是非物质的,是一种必须诉诸想象才能被感知和领悟的间接性形象 。
萨特说:“小说给人的不是物,而是物的符号 。光凭这些符号,即指示虚空的文字,怎么能建立一个站得住脚的世界呢?”(《论文学》18页)……召唤读者自由想象 。
3)文学感知的短处和长处
短处:阅读的语言障碍和形象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尤其是外来文学);缺乏形象的鲜明性,没有感官刺激,弱化了文学的美感效果(尤其和造型艺术相比)
长处:语言文字语义内涵具有丰富性,文学形象具有不稳定性,这些为读者提供了欣赏的再创造的广阔的心理空间,提供了审美想象的天地 。(文学名著改编成影视以后,可以看出这一点 。)
以辩证的眼光来看,短处和长处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从一个角度看是
不足,从另一个角度看,说不定就是优长 。语言文字作为一种人为符号,一方面它具有抽象符号性,但另一方面,作为人的创造物,它又带有某一语种的文化传统:每一种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语言,都充满着历史上的事件、记忆和联想,因此,在语言文字抽象的符号形式中又包蕴着丰富的语义内涵,这就使我们欣赏者能从更多的侧面来揭示形象的丰富内容,从而为欣赏者的联想、想象和再创造提供了广阔的心理空间;同时,文学形象的间接性和未定型性,也允许读者根据作品的描绘来感受形象,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其形象作自由、合理的想象,这一方面进一步丰富、充实了作品中的形象,另一方面也充分调动起读者再创造的积极性,融入了读者自己的个性色彩,使之获得一种更高的审美愉悦 。
- 语言的言在中间有什么四字成语
- 语言沟通包括什么
- 苹果手机下一行怎么换
- 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的关系
- 去培训机构学java有用吗
- 以前的家长对老师说“不打不成才”,为什么现在的家长坚决不让动自己孩子
- 反映和反应的区别
- 长虹空调不制热问题
- 什么是粉煤灰水泥
- 杜邦艺术漆是不是10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