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怎么爱国

【岳飞怎么爱国】岳飞是南宋时著名的将领,岳飞小的时候,就十分喜欢武艺,经常使枪弄棒,弯弓射箭,练就了一副强健的体魄,当金兵入侵中原,招募"敢战士"的消息传来时,岳飞便辞别母亲,决定出征抗金 “母亲,现在金兵入侵中原,国家处在危急之时,我想拼杀战场,保卫国家 。” 母亲虽是一个农妇,但极富爱国心,她毅然决定:“孩子.国家需要你去尽忠,娘也希望你去 。”随后母亲拿出绣花针在岳飞背上刺下几个大字 “精忠报国 “孩子,我在你背上刺上精忠报国四个字,是警告你时时醒悟,时刻不要忘记国家民族的安危 。岳飞牢记母亲的教诲,他率领的"岳家军"先后六次与金兵交锋,均获全胜,“岳家军”的旗帜成了抗金力量的象征.金兵统帅不得不惊呼: "撼山易, 撼岳家军难! "
岳飞爱国事迹简单概括内容是什么?岳飞是南宋的着名的军事家,抗金名将,他那精忠报国,光彩照人的故事千百年来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
岳飞从小勤奋好学,文武双全,就在岳飞20岁那年,金兵侵犯中原,所到之处,烧杀抢掠 。岳飞是个爱国的热血青年,他决定奔赴战场,杀敌报国 。
岳飞的母亲最了解岳飞的心思,他鼓励儿子奋勇杀敌,报效祖国,他在岳飞的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 。岳飞铭记母亲的教诲,奔赴抗击金军的站斗前线,屡建战功,成了一名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将军 。他率领部队北伐,收复了被敌人侵占的大片国土 。但就在他取得抗金斗争全面胜利之时,昏庸无能的宋朝皇帝听信奸臣秦侩乘机求和的劝说一连颁发十二道金牌,强逼岳飞立即班师,岳飞壮志难酬,只好挥泪班师 。这时岳飞写下了千古绝唱《满江红》 。
怒发冲冠凭栏处,
潇潇雨歇 。抬望眼,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此次岳飞被免除兵权,宋高宗和秦浍派人向金求和,岳飞坚决反对 。秦侩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临死前岳飞写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这样,一代抗金名将岳飞惨遭杀害了,岳飞死时年仅三十九岁,但他精忠报国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
岳飞爱国事迹简单概括是什么?具体如下:
岳飞坚决反对议和,主张抗战到底,置个人荣辱安危于度外,对赵构、秦桧的投降活动进行坚决斗争 。
绍兴九年,岳飞在鄂州听说宋金和议将达成,立即上书表示反对,申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并直接抨击了“相国”秦桧出谋划策、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动,使“秦桧衔之(抱恨)” 。和议达成后,高宗赵构得意忘形,颁下大赦诏书,对文武大臣大加爵赏 。
可是,诏书下了三次,岳飞都加以拒绝,不受开府仪同三司的爵赏和三千五百户食邑的封赐 。他在辞谢中,痛切地表示反对议和:“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 。”并再次表示收复中原的决心,“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 。”这无异于给宋高宗当头泼了冷水,从而更使赵构、秦桧怀恨在心 。
但岳飞不顾个人得失,坚持抗战到底的立场,率领军队,联络北方义军,卓有成效地从事抗金战争,筹划收复中原、统一祖国,成为全国抗金民族战争中的有力支柱 。
人物背景: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男,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 。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 。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 。
岳飞的文才同样卓越,其代表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辑有文集传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