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腾和蒸发有什么区别

蒸腾:
植物的叶片上有很多气孔,这些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散失体内水分的门户 。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为蒸腾,是植物的一种生理特征 。
蒸发:
1、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过程 。
2、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
3、蒸发过程吸收热量,蒸发致冷 。
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温度、湿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等 。
蒸腾和蒸发的区别是什么?蒸发单单指水分变成水蒸气上升 。蒸腾是植物体内的特殊生理活动,形式与蒸发类似,但它有带动水分在植物体内快速流动的作用 。
蒸腾是指植物体表(主要指叶子)的水分通过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空气中的过程 。蒸腾与物理学上所说的蒸发有着一定的差别,蒸腾作用不仅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还会受到植物的调节和控制,所以蒸腾作用要比蒸发作用复杂得多,蒸腾作用的发生与植物的大小无关,即使是幼苗依然能够进行蒸腾 。
释义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坐伺良久,万石 频起催呼,额颊间热汗蒸腾 。”
郑振铎《桂公塘》一:“所难堪的祇是那一阵阵的腥骚气,就从立足的地面蒸腾上来 。”
水分从植物地上部分以水蒸气状态向外散失的过程叫蒸腾作用 。水分从植物体内散失到大气中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液态逸出体外,例如吐水;另一方式是以气态逸出体外,即蒸腾作用,这是植物失水的主要方式 。
作用
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从植物表面散失的现象 。
水分在植物的表面由液体变成气体,这过程需要能量,这能量称为蒸发潜热,在大自然中这能量是由太阳供应的 。
蒸腾作用会在三个地方进行
气孔:气孔分布在叶片及绿茎上,水分从植物细胞蒸发,水汽透过气孔向外界扩散,在茂密的植物大概有90%的水分是透过这途径散失的 。
角质层:水分在表皮细胞的细胞壁蒸发,并穿过覆盖著叶片及绿茎的角质层,视乎角质层的厚度,大约有10%的水分是透过这途径散失的 。
皮孔:水汽透过木质茎上的皮孔散失,纵使这是树木在落叶后水分的主要散失途径,在一般情况下占水分散失的比例很小 。
在不寻常的炎热天气下,蒸腾作用可使得植物免于被灼伤,但适应了炎热天气的植物会有其他更有效的抗热手段 。
在叶片中,水分可以沿三个途径移动:
质粒外途径:无生质粒是指植物体内相邻不绝的细胞壁所构成的系统(除了根部细胞内的凯氏带) 。细胞壁由纤维组成,有大约50%的空位可以容纳水分 。当水分从由叶肉细胞向气室蒸发,在无生质粒的水分就会产生张力,透过水分子间的拉力使水分在细胞壁间移动,叶片散失的水分最终由木质部内的水分补充 。
共质粒途径:植物细胞透过胞间连丝彼此相互连接,其详细机理尚未清晰,但可以肯定水分及溶质可以透过这系统移动而无须穿越层层的细胞膜 。
液泡途径:水分在植物细胞间穿过无生质粒、共质粒及液泡而移动,当水分从叶肉细胞(细胞A)蒸发,细胞内的水势就会下降,相邻的叶肉细胞(细胞B)的水势就会比该细胞为高,从而使水分由细胞B移动向细胞A,此亦会使细胞B的水势下降,令相邻的叶肉细胞(细胞C)的水势比细胞B为高,如此类推,使叶片中由高水势的木质部至低水势叶肉细胞间形成水势梯度,水分就会从木质部移动向叶肉细胞 。顺带一提,在此情况下令水势下降的主因是压力势的下降,而非溶质势的下降 。
植物从根部吸收到的水分,大约只有1%留在体内,用于各种生理过程,而其他的99%会通过蒸腾作用散失,而且数量很大,一株玉米到结实为止大约要通过蒸腾作用散失200公斤的水 。
蒸腾牵引力(Transpiration pull)是大多数植物水分往上运输的动力 。原因是水分的散失使得这些部位的胞液浓度上升,水分沿浓度梯度逆重力在木质部中往上运输 。详见植物体无机盐运送途径 。
【蒸腾和蒸发有什么区别】植物通过气孔的开合可以有效控制蒸腾作用对自身的影响 。
蒸腾作用在调节周边环境的温度湿度方面影响很大 。总的说来,树木茂密的地方,降雨量比较大,温差也会相对于树木稀疏的地区少 。
原理
首先,蒸腾作用为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提供动力 。叶片的水分散失掉后,叶片细胞液的浓度自然就会提高,于是就产生了向叶脉细胞吸水的动力,这样叶片就向茎吸水,茎又向根吸水,迫于强大的压力,根不得不向土壤吸水;其次,水在从根部向叶片运输的过程中,把溶解于水中的各种养料也一并带到了植物全身;最后,蒸腾作用还能够帮助植物降温散热 。植物像动物一样也怕烈日的烤晒,为了不至于被烤焦,植物就通过蒸发水分把热量从体内散发出去,以保持一定的恒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