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郭德纲相声不具备艺术性,无厘头感觉杂乱无章,对此你怎么看

郭老师的艺术是没问题的 , 但人无完人 , 艺术二字本无对错 , 接下来咱们就仔细聊聊

有人说郭德纲相声不具备艺术性,无厘头感觉杂乱无章,对此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首先咱们聊聊什么叫‘艺术’ 。
官方的定义:
艺术是借助一些手段或媒介 , 塑造形象、营造氛围 , 来反映现实、寄托情感的一种文化 。艺术 , 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 。
【有人说郭德纲相声不具备艺术性,无厘头感觉杂乱无章,对此你怎么看】通俗来讲 , 就是用语言 , 画笔 , 文字 , 声音等手段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或抒发感情的一种文化 。
当然 , 这样的文化是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加以支持的 。
例如像小编一样的美院生 , 那素描 , 速写 , 水粉各类绘画方式都得掌握 , 各种绘画技巧也都得学习 , 要不然省联考 , 各类校考一道道大关 , 可都不是好应付的 。
话扯远了 , 咱们重点说的还是相声 。
作为一门语言的艺术 , 说学逗唱四门功课是人尽皆知 , 别看演员台上三分钟(德云社的演员应该是长一些 , 说高兴了一个小时的都有) , 可台下没个三五年等功夫 , 想要具有一定的演出效果那非常困难 。
你也会说话 , 我也会说话 , 为啥要花钱听人说话 , 这就是艺术 。
所以 , 郭老师的相声当然是具备艺术性的 , 那为什么会让一些人感觉无厘头又杂乱无章呢?
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 而要解答 , 我认为应该从郭老师相声的三个阶段开始说起 。
有人说郭德纲相声不具备艺术性,无厘头感觉杂乱无章,对此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1.潜龙在渊 , 初露锋芒
早年的郭德纲可谓是一路走来坎坷颇多 , 虽然有一身本领 , 但奈何无处施展 ,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
如郭老师自己讲过 , 最难的时候 , 台底下就一个观众 , 后台的演员比台下的观众还多 , 一个人的包场如今说来好笑 , 可当年处境 , 可见一斑 。
难得郭老师十年饮冰 , 热血未凉 , 终是凭借自身实力与诸般际遇一炮而红 , 天下名扬 。
那时的郭德纲 , 新鲜作品层出不穷 , 一扫相声的萎靡不振 , 打破规则 , 力求创新 , 与主流相声界的作品形成鲜明对比 , 迅速吸引了大量粉丝 。
那时的作品 , 讽刺性强 , 笑点密集 , 敢说敢讲 , 最著名的‘我字系列’ , 更是个个经典 , 给大家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
不过事情有好也有坏 , 当年为了回馈观众而使出浑身解数的郭老师 , 随着一点点声名鹊起 , 过猛发力也导致后劲不足 , 即使后续作品一样不差 , 但品味提升的观众便开始渐渐不满足同等级别的包袱 。
于是有的怀念过往 , 有的开始唱衰道郭老师江郎才尽 , 更有甚者 , 横加指责 , 言语难听 , 稍有不满便问候八辈祖宗 。
对此 , 我只能说 , 林子大了 , 啥鸟都有 。
有人说郭德纲相声不具备艺术性,无厘头感觉杂乱无章,对此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2.风波过后 , 逆转乾坤
德云社建立以后 , 是经历过不少的大风大浪 , 而最惨痛的一次 , 莫过于那一年的八月风波 。
黑云压城城欲摧 , 那一年的德云社 , 小人纂弄是非 , 逆徒伤口撒盐 , 风雨飘摇 , 一叶浮萍 , 真是说倒就倒的架势 。
好在一众钢丝齐心协力 , 郭老师自己也不曾放弃 。
终于 , 九月十二复演成功 , 才有了如今天下钢丝共聚一堂的钢丝节庆典 。
那段时间的郭老师 , 像是被激发了无数的潜能 。
《学电台》 , 《学外语》 , 《武坠子》 , 《人在江湖》等等等等 。
传统段子加上时新理念的融会贯通 , 让那段时间的郭老师大红大紫 , 名气更胜从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