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对这个人没有片面化、脸谱化 。而是去探讨他背后的行动逻辑,那一代人生活环境极其艰苦,阎主任从他“没鞋穿,光脚上学”的教育背景出发,深切地知道上学机会不容易,为了完成人生的升迁,他们必须得努力完满地完成面前那份答卷 。所以要深夜苦读,要熬夜复习预习 。他知道教育在改革,但他选择不变 。因为他要升学率,他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他觉得孩子们飞上云霄的的想象力,冲不出应试的框框,试卷的分数会给孩子们教训 。他固执地认为,考到好的成绩上好的大学,这些孩子才会有更好的前程 。
适应规则和现状还是打破它?打破会带来的代价可能是学生要付出的 。这似乎是一个死循环,亦是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 。万千这样的阎主任错了吗?我想,他是学生时代一部分人的阴影,也会让另一部分人感激 。如果不是考个高分、考了好的大学,而是走了别的路子,未来的人生就会更好吗?恐怕没人能确信果断地回答这个问题 。电影最终中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随着一个秘密被揭露,阎主任固守的那些教育理念在某刻摇摇欲坠,以至于整个人崩溃大哭 。他是有反思的 。
什么是真正“为你好”的家庭教育?
良好的家庭教育在中国普遍缺失的环境下,电影肯定并突出了“家庭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学素养,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满意的效果 。”
电影中的父亲深深懂得这个道理 。他自始至终对于孩子的教育都投入了相当的热情和努力,甚至在圣火传递的当天,身为火炬手的他还不紧不慢地沉醉于给孩子做一个足球改的地球仪 。
母亲馨予则是“为你好”的家长典型,她辛辛苦苦做生意赚钱,为了孩子不被开除,可以低声下气痛哭流涕去求教导主任,“他要是不学习,您就抽他,您抽我也行啊”!可以说也是为了孩子的学业操碎了心 。“他本来就笨”“他已经那么笨了”是她挂在嘴边对儿子的定义,亦是一个被她认可和接受的悲哀现实 。以至于青少年时期的马飞对自己的定位也是”老师说我脑子缺根弦“”我真的考不到那个名次“ 。
对于馨予,马皓文的反应是,“再没有比‘我是为他好’更恐怖的借口了“ 。对于儿子马飞,马皓文的反馈则是:“你不笨”,“我知道你可以” 。父亲全身心地相信自己的儿子具有可以成就自己的能力和天分 。来自于至亲之人的鼓励和信任,正面的激励和向导,对于无论是成长期的孩童还是大人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 。
不像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以教授科学文化知识和专有知识为主体,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对人一生的底色有奠定性的作用,它伴随着亲情之爱,是全方位的终身教育 。
专业性教育之外,早在1917年,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培养人健全的人性,成为独立的、自由和审美的人 。但是在高负荷的学业压力和高分追求下,美育的维度却恰恰是被忽视的 。但马皓文注意到了 。
上学路上,当马皓文带着儿子躺在如茵的草坪上,享受大自然地馈赠时,父子俩感到身心说不出的愉悦,他启发儿子课上早早就学过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写的就是这么一幅场景 。儿子惊奇地发现原来是这样 。此刻,这样一种教育方式,比在课堂上背诵要有益的多 。孩子也能更深刻地体会古人那些吟咏情性的诗歌背后是什么,所以“写作文要写你相信的,真的东西” 。
探索教育变革之路
这种“真”也体现在了电影上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并没有塑造一个在教育上“高大全”的父亲,儿子也不是完美的儿子 。父亲有控制不住情绪迁怒的时候,儿子也会因一念之差,没能站在父亲的角度去理解他做为独立个体所执着和珍视的东西 。正如年迈的“父亲”在电影中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座桥” 。电影塑造的的教育是成长式的,父亲和儿子始终都在学习和反思和探索之中 。
电影中人物的探索,亦是这部中国现实主义教育电影有社会责任感的一次探索 。它并没有给出或者也没有一个一劳永逸的标准答案 。
诚然,教育观念的变迁发展,是一代代人努力的结果 。变革不是仅仅指望着教育制度的改革,而要从家长的醒悟开始,从基层教育工作者,从每一个孩子,从每一个关心教育的人开始 。正如首映礼一位教育工作者激动发言:“教育可以从我做起,从自己的孩子做起,哪怕只做一点点,对我们这个国家都是有意义的” 。当孩子和家长一起走进电影院,两颗心交流碰撞的时候,远比一个人收获的多得多 。
- 绿银婚是什么意思
- 吃火龙果的好处是什么呢
- 嗓子哑了怎么办 快速恢复喉咙沙哑的小方法
- 中国古代帝皇退位让贤的例子
- 中国古代对老师的母亲如何称呼
- 豆蔻年华是几岁到十几岁
- 中国古代对首都的称号是什么
- 净水器滤芯的更换步骤
- 现代装饰画的分类
- 为什么吃黄桃罐头能退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