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冻伤常发生于哪些部位


说起冻伤,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了解 。因为在冬天的时候经常会有冻伤的初见,所以我们应该避免这些事情发生,就必须多了解这方面知识,掌握意外伤害急救小知识,才能更好的去处理这些事情 。那么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局部冻伤常发生于哪些部位?
局部冻伤
(1)反应前期系指冻伤后至复温融化前的一个阶段,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受冻部位冰凉、苍白、坚硬、感觉麻木或丧失 。由于局部处于冻结状态,其损伤范围和程度往往难以判定 。
(2)反应期包括复温融化和复温融化后的阶段 。
(3)反应后期系指一、二度冻伤愈合后,和三、四度冻伤坏死组织 。
冻伤是由于受寒冷刺激而引起的损害 。凡人体受寒冷侵袭,引起局部血脉凝滞、皮肤肌肉损伤的疾患,均称为冻伤 。本病多发于手、足、耳、鼻及面部等暴露部位,在初冬和天气骤变时发病率较高 。
祖国医学对此早有论述:“严冬之月,触冒风雪寒毒之气,伤于肌肤,气血窒滞,便成冻疮,及至皮肉烂溃 。重者支节堕落 。”在病因方面还做如下描述:“冻疮者……受其寒冷,致令面、耳、手足初痛次肿,……亦有六气弱之人,不耐其冷者有之 。”也就是说本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寒冷外袭,尤其是在潮湿刮风的情况下更易发生冻伤;二是六气虚弱,不耐其寒,而发生冻伤 。
患冻伤后要对伤情有所估计,轻度冻伤,受冻部位开始麻木、发凉,继而红肿充血,发痒,热痛;中度冻伤受冻皮肤红肿明显,表面有大小不等的水疱,疼痛较重,甚至感觉迟钝,对冷、热、针刺不敏感;重度冻伤深达皮下组织,甚至累及肌肉和骨骼,受冻部位颜色苍白,并出现紫褐色或黑褐色坏死状态,局部的感觉也完全消失,极容易并发感染 。
全身性冻伤称为“冻僵”,非常少见 。“冻僵”的人,因为周围血管强烈收缩,常常会出现寒战、四肢发凉、苍白或发紫,进而感觉麻木,反应迟钝;神志模糊,甚至昏迷休克,后果极为严重 。
根据不同的伤情,我们可以做如下的简单处理:
首先使病人迅速脱离寒冷处,送到温暖的室内,脱去潮湿的衣服鞋袜,并保持室温在20—25℃左右,冻伤部位切忌用火烤,治疗以外治为主 。
初起轻者用软布时常揉搓患部,或用25℃温水浸之;或用鸡蛋皮适量煎汤,降到适宜温度后,反复洗,至冻伤处有湿感或僵木消失为止 。
有硬块者用红灵酒或姜汁、辣椒频擦,使气血畅通 。皮肤上有小疤时,可用蜂蜜70%、猪油30%混合成油膏外敷 。
溃烂后用马勃1块或马勃膏(马勃20克、凡士林80克)、生肌玉红膏外敷,每日1次 。有感染者还可用九一丹、红油膏盖贴 。腐脱新生,则改用生肌散、生肌白玉膏以利收口 。
另外,气血虚弱者,宜加用调补气血、温通血脉之汤剂治疗 。如人参养荣汤加减:炙黄茂9克,党参12克,焦白术9克,熟附块9克(先煎),茯苓9克,当归9克,生姜3片,大枣9克,肉桂粉1.5克 。冻疮严重宜加用温阳散寒之中药,如桂枝加当汤:桂枝9克,当归30克,干姜6克,赤芍6克,炙甘草6克,大枣9克,加制川草乌各3克 。
冻伤的预防:
1.普及预防冻伤知识,改善必要的防寒设备 。
【局部冻伤常发生于哪些部位】 2.增强体质,加强耐寒锻炼,寒冷作业时勤活动 。
3.对手、耳、鼻等暴露部分予以保护 。鞋袜不要过紧,并注意保持干燥潮湿后及时更换 。另外,所穿的衣服应该温暖,而且松紧适宜 。
4.出现冻伤后,不宜立即烤火 。如发现已有冻伤应及早治疗,尽量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生活就是我们不断的在学习当中来成长,所以我们掌握了这些,才能避免意外发生在我们身上,那么如果大家要想了解更加深奥的一些内容,我们可以关注,上面还有很多这类知识供我们参考,例如说怎样进行冻伤的现场急救 。大家别忘了订阅她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