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安全有哪些方面

【车间安全有哪些方面】
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 , 却忽视了对这项工作的落实 , 从企业的经营者到工程项目负责人 , 往往只重视施工产值和经济效益 , 对安全工作只是被动地应付上级和主管部门的检查 , 安全教育培训更是流于形式 , 有的管理人员不经过培训就上岗 , 新工人不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就施工 , 在施工过程中忽视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 , 那么怎样做到安全生产呢?安全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 也不是一个人的能力所能解决的 , 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只有加强生产过程监督 , 下大力规范现场安全措施 , 加强对人员违章现场处理 , 不断规范现场作业行为 , 推行标准化作业 , 将安全工作真正从事后分析转移到过程监督中 , 实现安全管理关口前移 , 才是扭转不安全局面的有效措施 , 大家知道车间安全有哪些方面吗?
生产车间安全生产措施、法则 , 可归纳为对“人、机、料、境、法”五大要素的管理和规范 。
1、“人” , 即人的管理 。安全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 。生产车间岗位的人员需求程序应是非常规范的 。车间新需求的员工 , 根据公司所荐人员的详细材料 , 先形成定岗的初步意向 , 然后到辅助岗位进行一段时间的磨合 。在这段磨合期中 , 车间以责任感强弱为该员工最基本的评价基准 , 然后根据该员工的操作技能水平、熟练程度等情况进行总评 , 形成书面资料 , 反馈给公司 , 以落实定岗 。对初评不能担当本岗位者 , 车间通过以培训、再教育等途径来提升该员工的综合能力 , 以达到胜任的目的 。如再不能胜任的员工 , 则谢绝录用 。
在日常生产中 , 车间管理者要注重与员工进行沟通 , 通过表扬、鼓励、奖赏等激励方法增加员工的工作信心和激情 。
2、“机” , 即机器设备的管理 。机器设备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条件 , 是进行安全生产的首要保障 。作为一名生产车间管理者 , 应根据设备保养的复杂性 , 对每台设备定制“设备责任牌” , 落实专人负责 。公司不定期开展现场管理检查 , 并建立相配套的奖罚制度 , 使每个设备责任人形成自觉保养设备的良好习惯 。员工在交接班的时候 , 必须有机器设备运行情况的交接记录 , 一旦发现机器设备运行异常便可及时报告、及时维护 。此外 , 还应定期组织安排机器设备操作培训或理论培训 , 以达到安全操作的目的 。
3、“料” , 即物料的管理 。物料管理是安全生产中的基本因素 , 由于化学物料的特殊性 , 物料性能的转换相当快 , 也就是说 , 从低温到高温 , 从低压到高压 , 由稀变稠等一系列反应 , 伴着一种物料的加入 , 只在瞬间便可完成 。车间从领料人员开始着手 , 应进行专业的培训 , 使他们熟悉工艺流程 , 通晓每种物料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 , 对一天所需物料能做到计算精确 。对于不适存放的物料 , 严禁在车间停留 , 做到现领现用 。领料人员必须对仓库原料进行及时检验 , 严禁将不合格原料领进车间 。为此 , 车间还应建立专门的考核制度 , 培养员工认真、仔细的工作作风 。
4、作为一名生产车间管理者 , 应结合“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的5S管理思想 , 以现场管理为出发点 , 通过开展自查与互查的方式 , 结合车间实际制定相应细则 。车间各种用品、工具的摆放应当规范 , 并成为一种习惯 。生产车间管理者应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合理化建议”活动 , 发现、探索各类提高现场管理的有效建议 , 并对相关建议进行分析 , 完善 , 付诸实施 , 以达到不断改进的目的 。
5、有的操作工特别是新员工对操作法常有疑惑 , 作为生产车间管理者 , 除了解释 , 还应派出经验丰富的老操作工进行手把手教导 , 直到他们完全理解和掌握 。为了减少安全隐患 , 车间还应根据原始记录、显示记录仪 , 不定期地进行检查 , 提醒操作人员时刻保持警惕 , 做到操作与规定完全一致 。针对每个不同岗位 , 车间还应制定各岗位的职能考核细则 , 一周一小评 , 一月一大评 , 奖罚根据考核细则所规定的条例进行 , 进一步提高操作工在操作工序中的细心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