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气和性格的区别

脾气和性格的区别在于定义、可塑性、分类、体现不同 。
1、定义:脾气,是自身对外界事物所作出的一种本能反应,指的是人的气质;性格,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指的是人自身态度和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
2、可塑性:脾气虽然具有可塑性,但是可塑性并不大;而性格具有可塑性,一系列因素的发展变化都会让人的性格发生显著的变化 。
3、分类:脾气是性格的一部分,性格的变化可能会引起脾气的变化,一个人的性格好坏,包括脾气好坏与否、为人处事的态度等 。
4、体现:脾气更多的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属性,而性格则更多的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 。
性格和脾气有什么区别?性格和脾气是有很大区别的,脾气之是性格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性格是内在的,是人本身固有的,而后经过社会实践的长期磨练,形成自己独有的而很难改变的秉性 。而脾气是外在的,是由某件事引发所哦突然表现的本性 。脾气可以改变的 。
性格和脾气有什么区别脾气,在心理学上是指人的气质,指的是人的神经类型的特点 。气质这个概念最早为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和古罗马医生盖仑所提出 。他们将人们常见的气质分为四类,即一直沿用至今的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 。其中的胆汁质就是所谓脾气大的人,其特点是: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容易冲动,心境变换剧烈,具有外倾性 。气质在一定程度上有父母遗传的影响,但也依赖于人的生活方式和气候条件:如,不活动的生活方式积蓄粘液,而活动的生活方式则积蓄胆汁,因而产生相应的气质表现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研究,把胆汁质气质称为“强而不平衡型”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他认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有高度的可塑性,也有可变性,气质本身在性格的影响下可以被改造,气质的表现归根结底从属于性格的坚强程度 。
性格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我国心理学家认为: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可见性格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态度及行为表现都可反映出我们的性格特征 。
【脾气和性格的区别】如,社会问题上,是激进的,还是保守的?生活态度上,是乐观的,还是消极悲观的?在对待金钱方面,是大方或者吝啬?在处理生活事务时,是偏见的,还是正义的?在与他人交往时,是自卑的,还是优越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特定的性格特征,这些特征都不是短时间形成的 。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态度和行为风格具有一定和稳定性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现有的一些状况是根本无法改变的 。生活中的许多偶然事件都会改变我们的生活,甚至会改变我们的一生 。
在现实生活中性格比气质更容易被人们所认识和把握 。性格比气质有更大的可塑性 。由于气质主要是先天决定的,一般在我们的幼年已经变得相当稳定 。性格则与气质不同,我们可通过教育使其发生改变 。正由于这种变化的存在,我们对性格便有了不同的评价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用一些公共的标准来评判别人的行为及态度,通过别人的表现便可形成对其好恶的情感反应 。这些公共的评判标准以法律和道德的形式加以规范 。与性格相应的气质则不受这些评判标准的限制,我们不会对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者有什么不同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