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句式是什么?
文章插图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是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意为“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 。出自:先秦左丘明的《烛之武退秦师》原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翻译: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 。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
作品简介与赏析《烛之武退秦师》见《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全书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 。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 。
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 。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的句式
文章插图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即“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出处:春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左丘明《烛之武退秦师》 。
此文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以一己之力,使郑国免于灭亡 。
原文节选: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
译文:深夜,烛之武用绳子吊出城墙,他见到秦穆公,说:秦国与晋国围攻郑国,郑国已明白自己将会灭亡 。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 。
(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越雄厚,您就越薄弱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2年),晋国和楚国大战于城濮,结果楚国大败,晋国的霸业完成 。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协助楚国一起攻打晋国,而且晋文公年轻时流亡到郑国,受到冷遇,所以文公把新仇旧怨加到一块,于两年后联合秦国讨伐郑国 。
郑伯闻讯后,派烛之武面见秦穆公,劝他退兵 。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表现出处处为秦国利益着想的样子,分析当时的形势,抓住利害关系 。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利,灭掉郑国对秦国不利的道理,终于说动秦国退兵 。
晋军失去盟军支持后,也被迫撤离了郑国 。此文即是记叙了这一历史事件 。作者简介:左丘明(约公元前502—约公元前422年),姓左,名丘明(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也有人说他姓丘,名明,因其父曾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春秋末期鲁国人,曾任鲁国史官 。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汉代史家司马迁称其为“鲁君子” 。
相传他鉴于鲁史《春秋》太简,恐后学弟子各持异说,失其真意,写成《左氏春秋》,后世称为《左传》 。还编著有《国语》 。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文言句式
文章插图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即“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2、敢以烦执事——省略句,即“敢以(之)烦执事” 。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 。
”出自《烛之武退秦师》,内容讲述公元前630年,秦、晋借口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与楚国亲近,而合攻郑国,在自己的国家(郑国)危难面前,烛之武前往敌国交涉,于强秦面前,其不卑不亢,能言善辩,终于使秦国从郑国退兵 。译文: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扩展资料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 生而千年不死是什么树?
- 忽而今夏的经典语录
- 教你6招逐一对抗摆脱背痛
- 海马m3车架号在哪里
- 逆流而上的你高蜜结局
- 乌江鱼是什么鱼
- 嘎然而止的读ga还是jia
- 郑和下西洋时间
-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什么意思
- 生而为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