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筷子的起源和来历( 四 )


筷子的起源与来历 筷子的起源与来历
筷子的起源与来历,筷子是我们吃饭都要用到的餐具,筷子是不可或缺的进食工具,也是中国传统国粹 。关于筷子民间的传说也不少,下面来了解筷子的起源与来历是怎么样的 。
筷子的起源与来历11、筷子的起源
原始社会,人类靠采集浆果和狩猎为生,这决定了就餐方式简单粗暴,就是用手抓取 。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我们的祖先学会了使用陶器烹煮食物 。这就导致无法再使用手抓的简单方式来进食 。因此,他们学会了使用两根木棍夹取陶器中煮熟的热食 。
2、筷子的发展
筷子古称梜(音同夹)和箸,可以看出早期的筷子是竹制或其他木制的 。我国目前出土的最早的筷子是在殷墟发掘的商时期的铜筷子 。埋藏于地下的木质筷子早已碳化,只能见诸于史书中 。
但铜制筷子却历经千年依然散发着解答历史谜团的光芒 。商朝时,青铜冶炼技术成熟,统治阶层开始铸造、使用各种青铜鼎来进食,原始的进餐用具陶器开始被统治阶级淘汰 。
《韩非子·喻老》中有言:“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 。可以看出,商纣王时就已经使用了象牙筷子了 。
筷子作为基本的进餐工具,即使再为普通的平民百姓,也能做到人手一双 。无论是竹制抑或其他木制,都随着中国老百姓勤劳的双手摇摆了千年 。而富贵阶层手中的象牙筷,玉筷,金筷无论如何精妙绝伦,也只是历史的见证者 。
3、箸向筷子的转变
筷子在先秦时期称为“梜”,汉代之后开始称为“箸”,明朝时开始出现“筷子”的叫法 。《礼记·曲礼》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急救篇》说:“箸,一名梜,所以夹食也” 。而“箸”向“筷”的转变始于明朝的吴中地区,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和上海周边 。
因为这些地方特别讲究避讳,又加上这些地方船运较多,因此“箸”这个音就容易让人联想成船住 。为了避讳,就反其道而行之,以箸为快儿,寄托了船家对行船畅快的.美好愿望 。
发展至清代,南北交流使得“筷子”的叫法传播至大江南北,并很快被北方接受 。因此,早期“筷子”其实是“快儿”,是没有竹字头的 。只是后来人们给加上去的 。
同样作为筷子的使用国家,日本依旧称之为“箸”而不是“筷”,因为日本人没有避讳的习惯,也就不存在改变“箸”的称呼的情况了 。
4、筷子中的传统文化
筷子在与中国人民的朝夕相处中,已经不是单纯的进餐工具那么简单了 。它也融入了中国人的信仰与行为规范 。比如,中国将“三长两短”视为死亡,因此忌讳将长短不一的筷子摆放在餐桌上;比如,用筷子敲击碗盘,是乞丐的行为,及其不恰当;比如,将筷子插入盛好的饭菜中被视为是向死人上香等等 。
中国人,通过一双筷子尝遍天下所有的酸甜苦辣 。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离家多长时间,中国人都会想念家里那一双为自己带来美味味觉的筷子 。拿起那双筷子,才知道自己的归路 。
筷子的起源与来历2中国筷子的起源直至今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但至少已有3000年的历史了,据《韩非子·喻老》中所记:“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 。”可得知3000多年前的中国就已出现象牙筷子了 。现如今发现最早的筷子是出土于河南省殷墟铜筷子 。
筷子的起源
关于筷子的来历的说法有三种,一种说是妲己为了讨得纣王的欢心而发明了用玉簪作为筷子二种说是姜子牙受到神鸟启发而发明了丝竹筷子三种说就是在大禹治水时期,只能在野外进食,为节约时间大禹把树枝折下来当做筷子捞取热食,这是筷子最初的雏形 。
筷子在先秦时代被称为“梜”,汉代时已称“箸”,明代开始称“筷” 。古人对筷子的要求筷子必须一头圆、一头方,圆象征的是天方象征的是地,对应则为天圆地方,这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中国人讲究“阴阳两和”、合二为一”,意求圆满和谐 。
制作筷子的材质多以木质或竹制为主,也有用象牙、红木、金银等名贵材料制成的工艺品箸,更善运用各种雕刻工艺,彰显典雅,富有古典气质 。而竹木筷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都十分常见的 。
筷子的起源与来历3一、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用筷子
筷子,长期以来存在一个疑问 。据文献记载,周秦时候吃饭,还普遍喜欢直接用手抓 。《礼记,曲礼》记载了聚餐时抓饭不得乱传或把粘在手上的饭再拨放回去 。
直到汉代,用“箸”的故事虽不少,但《史记》说:“箸”是壶尊之类 。特别使人纳闷的是:在许多出土的器物上,杯、盘、碗、碟以至于钩、叉等微物都屡见不鲜,唯独未发现有筷子的形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