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寺的历史背景

开元寺是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诏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年号为名,于是改名为开元寺 。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传说泉州巨富黄守恭梦见桑树长出莲花,遂舍桑园建寺,初名莲花寺 。它最早修建的历史能够追溯到唐朝初年,只是现在保存下来的庙宇主要还是明清时期的建筑 。
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该寺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初名莲花道场,开元二十六年更名开元寺 。现存主要庙宇系明、清两代修建,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 。
开元寺布局,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有,紫云屏、山门、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 。东翼有檀越祠、泉州佛教博物馆、准提禅院,西翼有安养院、功德堂、水陆寺,大雄宝殿前拜亭的东、西两侧分置镇国塔、仁寿塔两石塔,俗称东西塔 。
开元寺的历史背景 开元寺的背景故事有哪些1、开元寺的山门,也叫天王殿 。它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前后已经过几次火灾烧毁与重建,现存建筑是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修建的 。大家先请看这石柱:上下端略细,中部较粗,呈梭子状,学名梭柱,据考证为唐朝的石柱风格,年代已十分久远了 。石柱上还悬挂有一木制对联“此地方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这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所写的 。它是泉州这个具有浓厚宗教文化色彩的古城风貌的真实写照 。分坐在天王殿两旁的是按佛教密宗规制所配置的密迹金刚与梵王 。它们怒目挺胸,状极威严,与一般寺庙所雕塑的四大金刚有较大差别,有人谑称它们为“哼哈二将” 。
2、跨过山门就到了拜亭 。我们可以看到拔地而起的东西塔和宽敞明亮的东西两廊对称地排列在两旁,而我们所在的位置就在开元寺的中轴线上 。佛教传入我国巳有一千多年历史,并在中国落地开花,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 。开元寺的布局就突出了我国古建筑的南面为尊和中轴线为主的特点 。
开元寺的资料一、泉州开元寺
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该寺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道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开元寺 。现存主要庙宇系明、清两代修建,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 。
1982年,开元寺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二、潮州开元寺
开元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开元路 。前身为荔峰寺,始建于唐代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元代改为“开元万寿禅寺”,明代称:“开元镇国禅寺”,又称”镇国开元禅寺”,加额“万寿宫”,俗称开元寺一直沿用至今 。
向为历朝祝福君主、宣讲官府律令之所 。以地方宽敞、殿阁壮观、圣像庄严、文物众多、香火鼎盛而名闻遐迩,为粤东地区第一古刹,有“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之美誉 。
开元寺建筑格局:
开元寺布局,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有:紫云屏、山门(天王殿)、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 。东翼有檀越祠、泉州佛教博物馆(弘一法师纪念馆)、准提禅院;西翼有安养院、功德堂、水陆寺;大雄宝殿前拜亭的东、西两侧分置镇国塔、仁寿塔两石塔,俗称东西塔 。
拜庭两旁古榕参天,大雄宝殿雕塑技术高超,尤其是粱槽间的24尊飞天乐伎,在中国国内古建筑中罕见 。
殿前月台须弥座的72幅狮身人面青石浮雕,殿后廊的两根古婆罗门教青石柱,同为明代修殿时从已毁的元代古印度教寺移来 。大殿内用近一百根海棠式巨型石柱支撑殿堂,俗称“百柱殿”,殿内供奉的五方佛像,法相庄严,是汉地少有的密宗轨制 。
大雄宝殿之后的甘露戒坛,系中国现存三大戒坛之一,坛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铺作间的24尊木雕飞天 。
【开元寺的历史背景】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开元寺;百度百科-开元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