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戏曲有哪些,河南三大剧种介绍

河南戏曲有哪些,河南三大剧种介绍

河南戏曲有哪些,河南三大剧种介绍

文章插图
豫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 。近几年,豫剧跟随河南卫视,河南豫剧院,台湾豫剧团等演出团体走过了世界诸多国家,如到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加拿大、委内瑞拉、新西兰、德国、英国、美国、泰国、巴基斯坦等国家演出,被西方人称赞是“东方咏叹调”,“中国歌剧”等 。
豫剧文场中的传统伴奏曲牌有300多个,其中唢呐曲牌130多个,横笛曲牌20多个,丝弦曲牌170多个 。
【河南戏曲有哪些,河南三大剧种介绍】唢呐曲牌中常用的有春来到、大汉东山、小汉东山、大桃红、小桃红、大开门、小开门、大风入松、小风入松、文二凡、武二凡、水龙吟、新水令、折桂枝、晏驾令、山坡羊、红绣鞋、唢呐皮、娃娃等;横笛曲牌常用的有朝天子、五六五、哭皇天、云霄歌、石榴花、花朝元歌、百鸟朝凤、鸡爬坡、小开门等;丝弦曲牌中常用的有小花园、九连环、花错字、小红鞋、苦中乐、浪淘沙、油葫芦、呓怔、算盘子、娶嫁等;豫剧乐队武场的主要乐器有板鼓、堂鼓、大锣、手镲、小锣和梆子等 。曲剧曲剧是主要流传于河南地区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旧时也称“高台曲”或“曲子戏” 。曲剧流行于河南全省及周围邻近地区,是在当地流行的曲艺鼓子曲(洛阳曲子、南阳曲子)和踩高跷的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曲剧音乐最早可追溯到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由其中的杂牌小调与河南的民间歌舞踩高跷相结合,于1926年经由临汝县(今汝州市)农民组成的同乐社在登封县首次搬上戏剧舞台,从而正式发展为戏曲剧种 。
其中的“高跷曲”由去掉高跷拐子的演员登上戏剧舞台,是曲剧由民间歌舞演变为“高台曲”这种正式的戏曲形式的一个质的飞跃 。越调越调是河南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 。主要流行于河南全境、湖北西北部、陕西东南部、安徽西北部、山西东南部、河北中南部、北京等省市 。
越调的主奏乐器早期是象鼻四弦,后来一般用坠胡 。越调除戏曲形式外还有曲艺和木偶两支分支 。1942年河南发生大旱,期间许多越调艺人(如张桂兰)等都曾转入过地摊说唱,等灾荒过后,再重新回到舞台来演唱戏曲 。
木偶的越调分支在南阳一带十分盛行,其中有些民间职业木偶艺人至今仍十分活跃 。
河南的戏曲代表剧种
河南戏曲有哪些,河南三大剧种介绍

文章插图
河南地方戏曲就占了三个——豫剧、曲剧和越调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 。
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 。
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 。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2018年11月28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河南大学为豫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豫剧因各地语音差异,在音乐上形成带有区域特色的艺术流派 。
清末民初,洛阳等地的豫剧多用下五音,而开封等地的豫剧多用上五音,形成鲜明对比 。为了区别,豫剧艺人将洛阳等地的唱腔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称封丘各地的唱腔为豫东调(又称祥符调) 。新中国成立后,豫剧专家又把豫东调细分为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 。
这一划分得到广泛认同,即以封丘为中心的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流行于豫东南沙河一带的沙河调,又叫“本地梆” 。豫剧文场中的传统伴奏曲牌有300多个,其中唢呐曲牌130多个,横笛曲牌20多个,丝弦曲牌170多个 。唢呐曲牌中常用的有春来到、大汉东山、小汉东山、大桃红、小桃红、大开门、小开门、大风入松、小风入松、文二凡、武二凡、水龙吟、新水令、折桂枝、晏驾令、山坡羊、红绣鞋、唢呐皮、娃娃等;横笛曲牌常用的有朝天子、五六五、哭皇天、云霄歌、石榴花、花朝元歌、百鸟朝凤、鸡爬坡、小开门等;丝弦曲牌中常用的有小花园、九连环、花错字、小红鞋、苦中乐、浪淘沙、油葫芦、呓怔、算盘子、娶嫁等;豫剧乐队武场的主要乐器有板鼓、堂鼓、大锣、手镲、小锣和梆子等 。
豫剧的唱腔音乐结构属板式变化体,其主要声腔板式有四种,即【二八】、【慢板】、【流水】、【散板】 。曲剧是主要流传于河南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是在当地流行的曲艺鼓子曲(洛阳曲子、南阳曲子)和踩高跷的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起初的形式是由表演者边踩高跷边唱曲子,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高台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