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音简介

林海音简介

林海音简介

文章插图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女,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蕉岭,著名作家 。1921年林海音随父母返回台湾 。
1923年随父母迁到北京,定居城南 。
2001年12月1日,林海音病逝于台北振兴医院,享年83岁 。1948年回到台湾,开始文学创作 。曾担任《世界日报》采访人员、编辑,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 。一生创作了多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 。
【林海音简介】林海音于1994年荣获世界华文作家协会及亚华作家文艺基金会颁赠的向资深华文作家致敬奖,于1998年获世界华文作家大会颁终身成就奖 。林海音是位可敬可爱的人,她会说闽南话,又能讲一口漂亮的北京话,是重要的“京味文学”创作者 。她的女儿夏祖丽把林海音定位为海内外著名女作家、深得众望的名编辑、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名女人 。
林海音在写作上是热情的,在编辑上是冷静的,而在出版上是有魄力、有眼光的 。扩展资料:1960年《城南旧事》的出版,奠定了林海音在文学界的传世地位 。她的文字风格深沉优美,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用最简单的语言陈述最真情的故事 。
但文坛尊称林海音为林先生,不仅因为她的作品,还因为她为文坛努力发掘林怀民、七等生、黄春明等新人,并鼓励停笔的杨逵、钟肇政、廖清秀等老作家再度写作 。林海音家的客厅被誉为半个台湾文坛 。在特殊年代的风声鹤唳中,她开拓出一方纯文学的天地 。
因为文字里的亲切,林海音的文学作品跨越时空,成为两岸人共有的阅读记忆 。她是作家,是编辑,更是见证了战后台湾文学走向成熟的母亲 。
林海音简介50字
林海音简介

文章插图
林海音 - 人物简介林海音(1918-2001),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 。林海音以她的成就、她的为人、她的号召力,成为联接大陆与台湾文学之间的桥梁、中国与世界文坛的桥梁 。
她的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她的一生荣获众多文学奖项,1998年“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荣获“终身成就奖” 。
扩展资料林海音 - 生平介绍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她的的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3岁随父母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5岁举家迁居北京,在北京度过了童年与青年时期,她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采访人员、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 。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采访人员 。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 。还曾当过编辑、图书馆馆员 。
这些职业提供了广泛的机会,使她能较深入地了解旧北京的社会风貌,为后来的小说创作提供了许多素材 。她的成名之作小说《城南旧事》即取材于这段生活 。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 。
1951年《联合日报》创刊,她被任为《联合日报》副刊主编,她的丈夫为主笔 。这一时期,她特别注意扶植和支持台湾的本土作家 。如当时钟理和的稿子经常被退,林海音却常常使他的稿子重见天日 。
钟理和死后,林海音还替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雨》,接着他的长篇小说《笠山农场》也在《联合日报》副刊上连载了 。在主编《联合日报》副刊时,林海音刊登了一首名叫《船》的诗,内容是叙述有一艘船在大海里飘了很久,最后飘到一个孤岛上,金银财宝慢慢用完了,于是陷在困苦之中 。台湾当局认为这是影射蒋介石到台湾后的生活状况,把作者抓了起来,林海音也因此不能再编副刊了 。
1957午《文星杂志》创刊,林海音任编辑,同时又担任世界新闻学校教员 。1967年她创办和主编了《纯文学》月刊,直到1972年《纯文学》停刊后,她又独立负责纯文学出版社,出版《纯文学丛书》 。1976年11月4日,中文报业协会第九届年会在香港富丽华酒店开幕,林海音以台湾代表团团员的身份出席,并发表演讲 。她后期从事儿童文学 。
到65岁,她突然宣布关掉出版社云游四海 。林海音的文学生涯发端甚早,始于北京,而这一切同她的家庭有密切的关系 。林海音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林焕文是优秀的爱国知识分子,早年受汉学的熏陶,后来又在“国语学校”师范部接受日本教育,精通日文,曾任教于台湾新埔公学 。著名的日据时期的台湾作家吴浊流做过他的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