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郑板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郑板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文章插图
郑板桥是一个:不媚权贵 , 体恤百姓 , 平易近人 , 清正廉明的人 。康熙秀才 , 雍正十年举人 , 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 。
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 , 政绩显著 , 后客居扬州 , 以卖画为生 , 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 , 自称“四时不谢之兰 , 百节长青之竹 , 万古不败之石 , 千秋不变之人” 。其诗书画 , 世称“三绝” , 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 , 著有《郑板桥集》 。扩展资料郑板桥开仓放粮的故事大学士高斌和都御史刘统勋为特使到山东放赈 , 板桥随同前往 。
时值秋熟 , 潍县灾情渐趋缓解 , 饥民也由关外络绎返乡 , 板桥作还家行纪其事 。为防水浸寇扰 , 捐资倡众大修潍县城墙 。秋末 , 书修潍县城记 。
乾隆出巡山东 。郑板桥为“书画史” , 参与筹备 , 布置天子登泰山诸事 , 卧泰山绝顶四十余日 , 常以此自豪 , 镌一印章“云乾隆柬封书画史” 。
郑板桥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郑板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文章插图
郑板桥 , 又名郑燮 , 江苏兴化人 , 画家 , 扬州八怪之一 。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十月二十五日 , 虽然他的出生地在兴化县 , 但在当时属江南省扬州府所管辖 , 因此郑板桥也是广义上的扬州人 。
郑板桥的一生 , 为康熙六十一年秀才 , 雍正十年举人 , 乾隆元年进士 。
先后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十余年 。郑板桥为官前后的时间均居扬州 , 以书画营生 。郑板桥幼童之时 , 以开设私塾的父亲为师 。郑家的堂前屋后都种有竹子 , 板桥打小时候就得与青竹为伴 。
在冬天里 , 其乳母费妈妈将竹竿制成窗棂 , 糊上一层薄薄的白纸 , 既亮堂又可防风 。那阳光把竹的影子投射进来时 , 随着外面的风儿摇动 , 就成了一幅幅飘浮的墨竹画 。郑板桥的艺术细胞也许就是这般无师自通地逐渐育养出来 。
郑板桥在习字和做诗文上 , 还得到了其外祖父以及名士陆震、朋友王国栋与顾万峰等的悉心指导和点拨 。《清史列传》说到郑板桥“少工楷书” , 郑板桥《署中示舍弟墨》中自称:“字学汉魏 , 崔蔡钟繇 , 石碑断碣 , 刻意搜求 。”雍正元年(1724年) , 刚中秀才不久的郑板桥 , 因无业可就来到扬州 。
这也是他第一次在较长时间里走进扬州 , “十载扬州作画师” 。其间 , 曾经有两年多时间 , 出游过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和北京等地;也曾驻足扬州天宁寺潜心研习举子之业 , 间或返回兴化老家 。但一直在生活在扬州 , 卖画、写字和作诗已是他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东西 。
乾隆十八年(1753年) , 郑板桥以为民请赈忤大吏而去官 。结束了十余年为官生涯 , 两袖空空 , 只得又前往扬州卖画 。扬州八怪中的金农等几位好友终于团聚在一起了 。就在盛大的聚会宴席上 , 朋友李葂为郑板桥撰写了一幅对联:三绝诗书画 , 一官归去来 , 让众人拍手叫绝 。
从此以后 , 一直到乾隆三十年(1766年)板桥病逝在他的兴化老家 , 便一直呆在扬州卖画 。日子过得虽说清贫 , 但这是他艺术上最成熟、最辉煌的高峰时期 , 可以说郑板桥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 开创了中国文人书画的新天地 , 也奠定了他在扬州画派的地位 。
郑板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郑板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文章插图
郑板桥(1693-1765) , 原名郑燮 , 字克柔 , 号理庵 , 又号板桥 , 人称板桥先生 , 江苏兴化人 , 祖籍苏州 。康熙秀才 , 雍正十年举人 , 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