碉房是哪个地方的

碉房是中国青藏高原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常见的居住形式 。
这是一种用乱石垒砌或土筑的房屋,高有三至四层 。因外观很像碉堡,故称为碉房,碉房的名称至少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 。
藏族民居的墙体下厚上薄,外形下大上小,建筑平面都较为简洁,一般多方形平面,也有曲尺形的平面 。因青藏高原山势起伏,建筑占地过大将会增加施工上的困难,故一般建筑平面上地面积较小,而向空间发展 。西藏那曲民居外形是方形略带曲尺形,中间设一小天井 。内部精细隽永,外部风格雄健,高原的日光格外强烈,民居处于一片银色中,显得格外晶莹耀眼 。
在牧区随处可见的是帐篷,在农区或城镇,更多见到的是平顶碉房 。最地道的碉房为石头所砌 。墙壁最厚处甚至达1米,大多数墙壁上面都比下面薄,整面墙呈梯形 。也有的碉房为土木结构,其外形看起来与石碉房没有多大差异,但它的厚度比石墙约薄三分之一,也没有石头墙坚固 。但与石碉房一样,都是冬暖夏凉 。
碉房是哪个民族的【碉房是哪个地方的】碉房是藏族的房屋,这种房屋主要采用石碓或土筑而成,因为外形与碉堡相似,所以被叫做碉房 。而碉房的建造主要是为了适应高原上的气候和环境,这种房屋一般为3~4层,底层会用来堆放饲料、杂物和饲养牲口,二层为卧室和厨房,三层为晒台和佛堂 。
碉房的所属民族
碉房是藏族的,传统藏族民居大多采用石构,因形如碉堡,所以被称为“碉房”,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用青藏高原上的气候和环境 。
藏族的碉房是用乱石堆砌或土筑的房屋,高度一般为3~4层,底层一般会用来堆放饲料、杂物和饲养牲口,二层会布置卧室、厨房等,三层会设立佛堂和晒台 。
碉房是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这种建筑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狂,并且结构严密、楼角整齐,不仅有利于防风避寒,还可以御敌防盗 。
"碉楼"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碉楼是一种特殊的中国民居建筑,是居民为防范土匪战乱而修建的家族性建筑,因形状似碉堡而得名 。在中国分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
中国的碉楼的主要分布:
1、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地区的开平碉楼、台山碉楼 。
2、四川省甘孜、阿坝地区的藏族碉楼 。
3、湖北省罗田县金家河碉楼 。
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 。
自力村碉楼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罕有地体现了近代中西文化在中国乡村的广泛交流,成为中国华侨文化的纪念丰碑和独特的世界建筑艺术景观 。
“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村落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的第35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
开平碉楼现存1833座,最多时达3000多座,主要集中分布在开平市的塘口镇、百合镇、赤坎镇等15个乡镇街道上 。这些主要兴建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建筑是民国时期的最伟大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见证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更迭的重要产物 。
碉房是哪个少数民族在居住?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及四川西部一带,为了适应青藏高原上的气候和环境,传统藏族民居大多采用石构,形如碉堡,所以被称为“碉房” 。
藏族碉房碉房一般有三到四层 。底层养牲口和堆放饲料、杂物;二层布置卧室、厨房等;三层设有经堂 。由于藏族信仰藏传佛教,诵经拜佛的经堂占有重要位置,神位上方不能住人或堆放杂物,所以都设在房屋的顶层 。为了扩大室内空间,二层常挑出墙外,轻巧的挑楼与厚重的石砌墙体形成鲜明的对比,建筑外形因此富于变化 。
藏族民居色彩朴素协调,基本采用材料的本色:泥土的土黄色,石块的米黄、青色、暗红色,木料部分则涂上暗红,与明亮色调的墙面屋顶形成对比 。粗石垒造的墙面上有成排的上大下小的梯形窗洞,窗洞上带有彩色的出檐 。在高原上的蓝天白云、雪山冰川的映衬下,座座碉房造型严整而色彩富丽,风格粗犷而凝重 。
西藏碉房,北京四合院,东北的斜顶屋,云南的竹楼分别有什么特点?1、西藏碉房是中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以及内蒙部分地区常见的藏族人民居住建筑形式 。这是一种用乱石垒砌或土筑的房屋,高有三至四层 。因外观很像碉堡,故称为碉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