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的历史由来

牡丹栽培源于河洛,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 。作为牡丹栽培中心之一,早在唐宋时期洛阳即已具备系统的栽花技艺,形成赏花习俗及与牡丹有关的诗词、书画、传说、服饰等,由此衍生出洛阳牡丹文化 。
洛阳牡丹,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牡丹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 。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誉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其栽培始于隋,鼎盛于唐,宋时甲于天下 。它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富丽堂皇,寓意吉祥富贵、繁荣昌盛,是华夏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 。
洛阳牡丹花朵硕大,品种繁多,花色奇绝,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9大色系、10种花型、1400多个品种 。花开时节,洛阳城花海人潮,竞睹牡丹倩姿芳容 。
牡丹古代为什么盛产于洛阳?牡丹之所以盛产于洛阳,据说是在武则天当权的时候 。
有一年冬天,她忽发狂兴,诏谕御花园中的百花,必须在翌日的某一时辰同时绽放 。百花不敢不遵,惟独牡丹违抗圣旨,比规定的时刻迟了数个时辰方才开放,因此触怒了武则天,下诏将园中的牡丹从长安贬到洛阳去,从此牡丹便盛于洛阳了 。宋朝的大文豪欧阳修写《洛阳牡丹记》时说:“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阳者,为天下第一 。洛阳人对牡丹则不名,直曰花 。其意天下真花独牡丹,其名之著,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 。”使民间更流传着“洛阳牡丹,天下第一”的谚语,让人几乎忘了牡丹曾在长安风光一时的历史呢 。
洛阳牡丹起源于哪里牡丹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现在这一地区尚有野生单瓣品种存在 。牡丹栽培的历史较晚,大约在汉代,由于其花似芍药而被引种,也有出自曹州(即现在的菏泽市)之说 。洛阳牡丹,其栽培始于隋,鼎盛于唐,宋时甲于天下 。
洛阳牡丹文化的历史牡丹文化的起源,若从《诗经》牡丹进入诗歌,算起距今约3000年历史 。秦汉时代以药用植物将牡丹记入《神农本草经》,牡丹已进入药物学 。东晋顾恺之的名画洛神赋中已经出现牡丹的形象,南北朝时,北齐杨子华画牡丹,牡丹已进入艺术领域,作为观赏对象毫无疑问 。
隋朝时,隋炀帝在洛阳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这是牡丹第一次被人工栽培并且进入皇家园林 。唐朝牡丹栽培开始繁盛起来,至开元中期,牡丹文化兴盛于长安,唐代特别看重牡丹,牡丹成了国运昌隆的标志,种植、观赏牡丹成为一种社会习尚 。唐代许多着名诗人都留下了无数歌咏牡丹的佳章妙辞 。
宋代除了歌咏牡丹的诗词外,又出现了有关研究、记录牡丹的专着,如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陆游的《天彭牡丹谱》等 。明人高濂有《牡丹花谱》、薛凤翔有《亳州牡丹史》、清人汪灏有《广群芳谱》、余鹏年有《曹州牡丹谱》等 。散见于历代诗词文赋及明间通俗文学以及雕刻、音乐、绘画、服饰、食品等方面的牡丹文化现象,比比皆是,无可胜数 。
洛阳牡丹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富丽堂皇,寓意吉祥富贵、繁荣昌盛,是华夏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 。洛阳牡丹花朵硕大,品种繁多,花色奇绝,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9大色系、10种花型、1000多个品种 。
【洛阳牡丹的历史由来】 洛阳牡丹栽培历史始于隋代,唐代是其鼎盛时期,至宋代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说 。与此同时,各代还涌现出一些描写洛阳牡丹的诗词、着作及绘画作品,宋代诗人欧阳修撰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牡丹专着《洛阳牡丹记》 。
洛阳牡丹观赏部位主要是花朵,其花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 。洛阳牡丹可在公园和风景区建立专类园;在古典园林和居民院落中筑花台种植;在园林绿地中自然式孤植、丛植或片植 。也适于布置花境、花坛、花带、盆栽观赏,应用更是灵活,可通过催延花期,使其四季开花 。根皮入药,花瓣可酿酒 。
每年清明和谷雨前后,古都洛阳举城欢乐 。来自中原各地、外省外市以及世界各国的观光旅游者,怀着极大的兴趣,向洛阳的各大公园涌去 。人们以能一睹甲天下的洛阳牡丹为莫大的荣幸 。
春日洛阳人观赏牡丹是一种风俗,从古至今沿袭不变,并且越来越盛 。赏花的时间自花开至花落,大约有20多天 。花开之时,也是全城沸腾之日,只有等到牡丹凋谢之后,古城才慢慢趋于平静 。
牡丹花的历史以及来历牡丹花的由来与武则天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