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清洗槽属于几类医疗器械( 二 )


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浸泡时间不少于10分钟;
支气管镜浸泡时间不少于20分钟;
结核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时间不少于45分钟;
需要灭菌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必须浸泡10小时;
当日不再继续使用的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支气管镜等需要消毒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消毒时,应当延长消毒时间至30分钟;
采用自动清洗消毒器械时,应在使用器械消毒前对内镜进行清洗 。
五、内镜消毒后应当按照以下方法、步骤进行冲洗和干燥:
1.内镜从消毒槽取出前,清洗消毒人员应当更换手套,从注射器向各管腔注入空气,以祛除消毒液 。
2.将内镜置入冲洗槽,流动水下用纱布清洗内镜的外表面,反复抽吸清水冲洗各孔道 。
3.用纱布清洗内镜的外表面,将各孔道的水分抽吸干净,取下清洗时的各种专用管道和按钮,换上诊断用的各种附件,方可用于下一病人 。
4.支气管镜经上述操作后,还需用75%的乙醇或洁净压缩空气等方法进行干燥 。
内镜附件消毒:
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应做到一用一灭菌,用压力蒸汽或2%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 。
其他物件的消毒:
1.口垫、弯盘、敷料缸等应用压力蒸汽灭菌 。
2.注水瓶、连接器的消毒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用水彻底冲净残留的消毒液,干燥后备用,注水瓶内的用水应为灭菌水,每天更换 。
3.吸引瓶、吸引管的消毒:检查结束后,先清洗吸引瓶之后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刷洗干净,干燥备用 。
4.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经充分刷洗后,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 。消毒槽在更换消毒剂时必须彻底刷洗 。
5.整理箱每日用后经充分刷洗后,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 。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必须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次消毒 。如采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冲洗、干燥后,方可用于病人诊疗.
其他的化学消毒方法还有甲醛熏蒸,环氧乙烷灭菌等 。甲醛熏蒸有如下缺点:①冷凝聚合后产生的白色粘状物会损坏器械;②灭菌迟缓;③有强烈的刺激气味;④穿透力差 。所以国内大多医院采用戊二醛熏蒸消毒法代替传统的甲醛熏蒸 。传统化学方法会对手术器械造成缓慢的腐蚀以及对操作人员造成中毒威胁,因此在各大医院中已经被逐步淘汰 。
物理消毒方法还有:
(1)紫外线消毒:主要用于口腔镜和内镜储存柜的消毒,照射5-10分钟,可以灭活HEsAg.
(2)压力蒸汽灭菌主要用于硬性内镜和纤维内镜的各种阀门和活检钳等 。
(3)低温等离子灭菌装置正在被国内很多大医院所接受 。进口品牌以美国强生的100S型为主,国内较为优秀的品牌有成都老肯,北京白象等品牌 。
低温等离子体的消毒机理:低温等离子体中存在很多电子、离子、活性基和激发态分子等具有极高化学活性的粒子
, 使很多需要很高活化能的化学反应能够发生 , 使常规方法难以去除的污染物得以转化或分解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 , 介质放电产生的大量高能电子轰击污染物分子 ,
将能量转换成基态分子的内能 ,发生激发、电离和离解等一系列过程使气体处于活化状态 。电子能量较低时 , 产生活性自由基 ,
活化后的污染物分子经过等离子体定向链化学反应后被脱除 。当电子平均能量超过污染物分子化学键结合能时 , 分子键断裂 , 污染物分解 。在这个过程中 ,
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 , 使复杂大分子污染物转变为简单小分子安全物质 ,
或使有毒有害物质转变成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的物质 。这些反应的发生主要取决于电子的平均能量、电子密度、气体温度、污染物气体分子浓度及共存的气体成分 。低温等离子体消毒技术特有的的灭菌环境和灭菌机制
, 尤其适用于对不耐高温高压的热敏性器械、金属器械、电子探头传感器等进行杀菌消毒 。
无残留毒性: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的终产物为水和氧气 , 完全无有害物质残留 , 因此对医务工作者和病人都很安全 , 并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
对消毒方式的选择,应该从医院手术量以及配备的消毒设备从优考虑 。
如何清除胃镜吸引管道内的清洗刷头?内镜检查与消毒要求1、内镜室划分为清洁区、检查区、清洗消毒区,镜柜、贮存柜每周清洁消毒一次,无菌物品与一般物品分开放置 。2、工作人员在操作、消毒内镜时应穿工作衣、戴手套(一人一副),对要求灭菌的内镜应按手术室要求进行穿戴与消毒 。3、检查床单、枕套应每天更换,如有污染应立即更换 。4、给患者检查时应做到一人一口圈、一治疗单、一弯盘;行活检时做到一人一钳,内镜注水瓶应每天清洗消毒一次,注水瓶内的灭菌用水应每天更换 。5、内镜检查过程中如向活检孔道内注水,必须使用消毒注射器,注射器每天更换,所注入水为无菌用水 。6、清洗消毒过程中所用的棉纱垫也应每日消毒,以防其隐藏病原微生物 。7、检查结束后及时倾倒吸引瓶内污水,吸引瓶内倒入2000mg/L含氯消毒溶液30分钟刷洗干净后瓶内倒入2000mg/L含氯消毒溶液盖上吸引瓶盖备用 。吸引管用以上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备用,管子老化应及时更换 。二、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1、消毒液应按说明书规定进向活化和稀释,保证有效浓度和有效使用时间 。每天使用前应检测消毒液的浓度,浓度合格方可使用,检查例次多时,应在检查中间进行一次消毒剂浓度检测,必要时及时更换 。应有消毒液的检测的记录,记录应保存两年以上 。2、每天检查前应先将内镜在消毒液(2%戊二醛)中浸泡消毒30分钟 。为保证内窥镜管道的消毒效果,应拔去注水注气按钮,换上清洗专用按钮,以保证管及孔道内充满消毒液 。浸泡消毒结束后取出内镜,在冲洗槽内用水洗净镜身及管道内的消毒液后用消毒干纱布和75%酒精纱布擦拭镜身后备用 。3、内镜清洗消毒方法:①擦净与水洗:内镜检查结束后用纱布擦去附着的粘液,放入清洗槽内进行充分清洗 。方法为:去除活检孔阀门,在流水下清洗镜身并反复抽吸活检孔道,再用清洁刷刷洗活检孔道2-3次 。为保证活检孔道能充分刷洗,洗刷中必须两头见刷头,流水洗刷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 。②使用酶洁液洗涤,预防有机物和蛋白凝固,避免注水注气孔堵塞和内镜表面发黄结痂 。方法为:将送水送气按钮换成清洗专用按钮,再按①的方法对内镜进行洗涤 。酶洁液中见肉眼凝固物质即予更换,否则可每天更换一次 。③水洗:同样擦洗镜身和抽吸活检孔道,清除残留酶洁液 。④浸泡消毒:清洗后将内窥镜浸泡于消毒槽内,浸泡消毒10分钟,操作顺序同检查前准备 。⑤清洁水洗:用清洁水彻底清洗镜身和反复抽吸活检孔道,清除残留消毒液 。如进行ERCP、EST术、治疗性内镜术(息肉摘除术、注射硬化剂等),要求活检孔道内抽吸灭菌水,每次量不少于300ml 。4、内窥镜检查结束后的终末消毒方法:清洗消毒过程同上,但消毒液内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 。5、内镜附件的清洗消毒:①活检钳:每天检查结束后集中灭菌消毒处理 。方法:活检钳清洗后浸泡于稀释的适酶溶液中,用小牙刷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再将活检钳放入超声振荡器中,加清水振荡10分钟,清洗后挂起凉干或擦干,钳瓣处滴硅油以如润滑关节,处理完毕,将活检钳集中浸泡在2%戊二醛消毒液中10小时,以无菌水冲净残留消毒液后放入灭菌治疗袋中备用 。6、其他附件:如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应用过程中接触破损粘膜的机会大,均应彻底清洗后进行灭菌处理 。7、清洗刷:每次使用前必须在流动水中用手指揉搓刷头,以去除沾附的粘液等,使用后立即浸泡在消毒液中 。全天检查结束后,置2%戊二醛内浸泡消毒30分钟后取出,悬挂凉干,减少细菌滋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