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节日由来

元宵节在西汉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 , 但是在汉魏之后元宵节才成为全国性的民俗节日 。元宵节的雏形是民间会在正月十五的时候开灯祈福 , 而古时候人们把夜称为宵 , 而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圆月之日 , 所以人们就把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由根据当时道教的“三元”说法 , 正月十五又被称为了“上元节” 。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之一 , 在元宵节这一天 , 人们会吃汤圆、猜灯谜、赏花灯、放孔明灯等一系列活动 。现在很多地方在元宵这一天还增加了踩高跷、打太平鼓等民俗表演 。在2008年的时候 , 元宵节成为了我国第二排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时候 , 在元宵节这一天 , 女子也可以出门来赏花灯 , 这也是给很多男女提供了相遇的机会 , 所以元宵节也被称为古时候的“情人节” 。
元宵节的由来是什么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 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 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 。开灯祈福通常在正月十四夜便开始“试灯” , 十五日夜为‘“正灯’ , 民间要点灯盏 , 又称“送灯盏” , 以进行祭神祈福活动 。
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 , 对于形成元宵节习俗也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 汉明帝永平年间 , 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 , 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 。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后来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
南北朝时 , 元宵张灯渐成风气 。梁武帝笃信佛教 , 其宫中正月十五大张灯火 。唐朝时 , 中外文化交流更为密切 , 佛教大兴 , 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 , 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 。从唐代起 , 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
元宵节的由来是什么?01一说始于上古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 , 希望减轻虫害 , 祈祷获得好收成;二说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三说源自汉明帝敬佛 。
元宵 , 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 , 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 , 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 。元宵之夜 ,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 , 人们赏灯 , 猜灯谜 , 吃元宵 , 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 , 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
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 , 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 , 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 。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 , 又称上元 , 唐末才偶称元宵 。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 。到了清朝 , 就另称灯节 。在国外 , 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为人所知 。
关于元宵节的由来 , 有几种不同说法 。
1、火把节
元宵节是中国自古的传统节日 , 元宵赏灯始于上古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 , 希望减轻虫害 , 祈祷获得好收成 。直到今天 , 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 , 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隋、唐、宋以来 , 更是盛极一时 。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 , 从昏达旦 , 至晦而罢 。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 , 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 , 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
2、“三元说”
【元宵节的节日由来】 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 。
元宵节上元 , 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 。上元节的由来 , 《岁时杂记》记载说 , 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 。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 , 七月十五为中元节 , 十月十五为下元节 , 合称“三元” 。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 , 说天官赐福 , 地官赦罪 , 水官解厄 , 并以三元配三官 , 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 , 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 , 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 。这样 , 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 。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 , 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 。”故上元节要燃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