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静电剂在橡胶中对止滑的影响( 二 )


(3)表面电阻,Ω 2.1×108 2.3×107 3.3×106 1.5×105
(4)体积电阻,Ω 1.0×107 3.1×106 1.3×105 3.8×104
(5)外观 透明液体
(6)建议添加量 1~3Phr
抗静电剂有哪些?用法与用量分别是什么?抗静电剂
英文:Antistatic agent, ASA
1.结构特征
抗静电剂一般都具有表面活性剂的特征,结构上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兼而有之 。常用的极性基团(即亲水基)有:羧酸、磺酸、硫酸、磷酸的阴离子,胺盐、季铵盐的阳离子,以及-OH、-O-等基团,常用的非极性基团(即亲油基或疏水基)有:烷基、烷芳基等,从而形成了纤维工业常用的五种基本类型的ASA,即胺的衍生物,季铵盐,硫酸酯、磷酸酯以及聚乙二醇的衍生物 。ASA 当涂层用时,疏水基团吸附于材料表面,最外层形成一层ASA 的分子层;
当采用共聚方法形成双组分纤维时,外部的ASA 分子层受到破坏,内部的ASA 便可以渗透到材料表面;材料表面有一个平滑的ASA 分子层,表面摩擦系数的降低使静电产生几率减少,但外用ASA 耐洗牢度不好,可考虑用反应性化合物与纤维在高温下形成共价键结合[11] 。
2.抗静电机理
外用ASA 一般以水、醇或其它有机溶剂作为溶剂或分散剂,进行涂覆疏水基团附着于材料表面,向外排列的亲水基团吸收环境中的微量水分,因为水是高介电常数的液体而形成导电层,并且纤维中所含的微量电解质也一定程度地降低表面电阻;用于织物的ASA 多为饱和长碳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因纤维表面呈负电性而容易被吸附形成湿气膜,这样材料摩擦间隙的介电常数也明显提高;如果ASA 为离子化合物时,本身便具有离子导电作用[12] 。内用ASA 在聚合物中分布是不均匀的,当添加到一定数量时,复合材料的表面会形成一层亲水基团向外排列的膜,同时内部的ASA 能向表面渗透以补充膜层的缺损;因此ASA 与聚合物的相容程度便形成了矛盾的两方面,相容性好会使向外表渗透速度放慢,难以及时补充表层ASA 损失,反之又会使材料过早地丧失抗静电性能 。
一、[产品成份、特点]
外观:白色粉状物 。溶解性 :不溶于水 。
挥发性:(%)≤3 。熔点:50℃
分解温度:300
二、[产品用途]
本品主要应用于PS、ABS材料,添加量2~3.5%,可使制品表面电阻达到108~10Ω.本品也可应用于PE、PP、PVC、PC、PET等塑料制品,抗静电效果显著、持久.
三、[使用方法]
根据加工条件、制品形态以及对抗静电效果的要求程度,确定恰当的添加量,一般在制品中添加本品1.5~3%则能达到优良的抗静电效果 。本品可直接添加到树脂中加工制品 。预先制成抗静电母料,再与空白树脂混合加工制品,则均匀性更好,效果更佳。
四、[包装]
本品采用内衬塑料袋,外用钙塑箱包装,每箱净重25公斤。
静电利与弊的利用和防止静电的危害很多,它的第一种危害来源于带电体的互相作用 。在飞机机体与空气、水气、灰尘等微粒摩擦时会使飞机带电,如果不采取措施,将会严重干扰飞机无线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使飞机变成聋子和瞎子;在印刷厂里,纸页之间的静电会使纸页粘合在一起,难以分开,给印刷带来麻烦;在制药厂里 。由于静电吸引尘埃,会使药品达不到标准的纯度;在放电视时荧屏表面的静电容易吸附灰尘和油污,形成一层尘埃的薄膜,使图像的清晰程度和亮度降低;就在混纺衣服上常见而又不易拍掉的灰尘,也是静电捣的鬼 。
静电的第二大危害,是有可能因静电火花点燃某些易燃物体而发生爆炸 。漆黑的夜晚,我们脱尼龙、毛料衣服时,会发出火花和“叭叭”的响声,这对人体基本无害 。但在手术台上,静电火花会引起麻醉剂的爆炸,伤害医生和病人;在煤矿,则会引起瓦斯爆炸,会导致工人死伤,矿井报废 。
在二十世纪中期,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以及高分子材料的迅速推广应用, 一方面,一些电阻率很高的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等的制品的广泛应用以及现代生产过程的高速化, 使得静电能积累到很高的程度, 另一方面,静电敏感材料的生产和使用, 如轻质油品, 火药, 固态电子器件等, 工矿企业部门受静电的危害也越来越突出, 静电危害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后果和损失 。曾使得造成电子工业年损失达上百亿美元,这还不包括潜在的损失 。在航天工业,静电放电造成火箭和卫星发射失败,干扰航天飞行器的运行 。在石化工业,美国从1960年到1975年由于静电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达116起 。1969年底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荷兰、挪威、英国三艘20万吨超级油轮洗舱时产生的静电引起相继发生爆炸以后,引起了世界科学家对静电防护的关注 。我国近年来在石化企业曾发生30多起较大的静电事故, 其中损失达百万元以上的有数起 。例如上海某石化公司的2000m3甲苯罐, 山东某石化公司的胶渣罐, 抚顺某石化公司的航煤罐等都因静电造成了严重火灾爆炸事故 。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工业发达国家都建立了静电研究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