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的特性( 二 )


(三)叶
辣椒的叶为单叶、互生 , 卵圆形 , 披针形或椭圆形 , 全缘 。通常甜椒叶较辣椒叶要宽一些 。叶先端渐尖、全缘 , 叶面光滑 , 稍具光泽 , 也有少数品种叶面密生茸毛 。叶片的大小和叶色的深浅主要与品种及栽培条件有关 。一般叶片肥大 , 叶色绿或深绿者 , 果形也大 , 果面色绿或深绿;而小果形品种叶片则一般较小 , 且微长 。叶片大小受外界环境影响很大 , 土壤贫瘠、营养不良或植株徒长 , 则叶片瘦薄 , 色浅;土壤干旱 , 则叶片狭小 , 色浅黄;低温水大 , 则叶色发黄;反之 , 土壤水分适宜 , 特别是氮肥充足 , 则叶片宽大 , 叶肉肥厚 , 色深绿;如果肥料浓度过大 , 叶片生长受抑制而变得皱缩 , 则叶面凸凹不平 , 叶色也转为深绿 。
(四)花
辣椒花小 , 甜椒花较大 。完全花 , 单生、丛生(1~3朵)或簇生 。花冠白色或绿白色 , 也有少数黄绿色、黄色或紫白色 , 基部合生 , 并具蜜腺 , 花萼5~7裂 , 基部联合呈钟状萼筒 , 为宿存萼 。雄蕊5~7枚 , 基部联合 , 花药长圆形 , 白色或浅紫、紫、蓝、淡蓝色 , 极少金黄色或淡黄色 , 花药成熟散粉时纵裂 , 雌蕊一枚 , 子房3~6室或2室 。一般品种花药与柱头等长或柱头稍长(长柱头) , 花柱有紫色或白、黄白、浅绿色 。营养不良时也会出现短花柱花 , 短花柱花因柱头低于花药 , 花药开裂时大部分花粉不能落在柱头 , 授粉机会很少 , 所以通常几乎全部落花 。因此 , 应改善栽培条件 , 培育健壮植株 , 尽量减少短花柱花的出现 。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3部分组成 。柱头上有刺状隆起 , 便于黏着花粉 , 一旦授粉条件合适 , 授粉后8h开始受精 , 14h达到70% , 到受精结束需要约24h以上(花粉发芽、花粉管伸长通过花柱到达子房受精 , 形成种子) 。辣椒花由开花到谢花约需2.5~3d 。
辣椒为常异交作物 , 甜椒的自然异交率为10%左右 , 辣椒异交率较高约为25%~30% 。不同品种留种时 , 应注意用纱罩隔离;大面积制种时 , 两品种空间间隔距离应在500m以上 。
(五)果实
辣椒的果实为浆果 , 由子房发育而成 , 果实下垂或朝天生长 。因品种不同果实形状有扁柿形、灯笼形、圆锥形、牛角形、羊角形、指形、樱桃形等多种形状(图26-1-1 , 图26-1-2) 。果顶呈尖、钝尖或钝状 。果实有小于稻粒的小米辣 , 单果重仅0.15g;也有长达30cm以上的长指形椒和单果重在400~700g的大甜椒 。果梗(柄或把)部位缩存的萼片呈多角形 , 果肩有凹陷、平肩、抱肩之分 。一般甜椒品种果肩多凹陷 , 鲜食辣椒品种多平肩 , 制干辣椒品种多抱肩 。果面光滑 , 常具有纵沟、凹陷和横向皱褶 。青熟果(嫩果、商品成熟果)浅绿、绿色或深绿色 , 少数为黄白、乳黄、黄色或紫黑、绛紫色;成熟果(老熟果、生理成熟果)转为鲜红、暗红、浅黄白、橘红、橙黄、紫红色或紫色 。红果果皮中主要含有茄红素、花青素 。黄果果皮中则主要含胡萝卜素、叶黄素 。一般品种果实成熟时直接由绿转红 , 也有少数彩色椒可由绿转黄或者由绿转黄后再转红 。果皮、果肉厚薄因品种而异 , 一般0.1~0.8cm , 甜椒较厚 , 辣椒较薄 , 果皮多与胎座组织分离 。胎座不很发达 , 形成较大的空腔 , 甜椒种子腔多为3~6心室 , 而辣椒多为2室 , 3室(图26-2、3) 。
图26-1-1 辣椒不同果形与颜色
图26-1-2 辣椒不同果形与颜色
图26-3 甜椒果实不同心室数(横剖面)
春季保护地或春夏露地栽培的辣椒果实 , 从开花授粉至商品成熟 , 早熟品种约需25d , 中晚熟品种需30d左右 , 至生物学成熟则需55~60d;在冬季日光温室内 , 如植株生长繁茂、叶量大、光照不足 , 则商品成熟延迟 , 一般中晚熟品种需70d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