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干燥:成型后的坯体进入干燥窑后将粉料带来的多余水分蒸发到规定的范围的过程叫做干燥,其作用是提高半成品强度,达到釉线运行和印花工序的强度要求 。
由于水分蒸发时易出现开裂,所以控制水分蒸发速度和运行速度是相当关键的 。主要设备为干燥窑 。
6.印花工艺(抛光砖采用布料工艺):无机色料经工艺处理(按配方调配溶解)后通过花网印在干燥后的砖坯表面,达到表面装饰效果的过程叫印花 。
该环节重点控制印花前坯体温度和印花后的喷水量,否则极易出现阴阳色、蒙花、缺花、色差等缺陷;主要设备有花机、釉柜及其辅助装置等,有些仿古砖还会用到辊筒印花 。
7.烧成:经过表面初步装饰完毕的砖坯不具备使用性能,需要进一步提高强度等物理指标,它通过窑炉高温(1200℃左右)煅烧完成,抛光砖生产常用辊道窑,以发生炉煤气、重油或柴油为燃料,它是产品定性过程 。生产过程中易出现变形、过烧溶洞、色差、落脏、二次变形等缺陷 。主要设备为烧成窑 。
8.抛光:抛光,顾名思义就是把窑炉煅烧出来的半成品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使其表面具备一定的光泽度的过程,产品在该工序中定型 。它需要控制切削量,切削量的多少要根据产品而定,渗花砖通常在0.6毫米左右,抛光后产品的光泽度要求在95度以上 。生产中的缺陷以对角线、弯边、光泽不均或不起光、崩角、崩边为主 。常规抛光外,近年出现了柔抛工艺 。
扩展资料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陶瓷生产过程,和其他一些行业的生产过程相比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陶瓷生产过程是一种流程式的生产过程,连续性较低 。陶瓷原料由工厂的一端投入生产,顺序经过连续加工,最后成为成品,整个工艺过程较复杂,工序之间连续化程度较低 。
2.陶瓷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低 。
3.陶瓷生产周期较长 。
陶瓷产品的生产周期,是指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开始,经过各道工序加工直到成品出产为止,所经过的全部日历时间 。
4.陶瓷生产过程中辅助材料如石膏模型、匣钵、硼板等消耗量大 。
5.陶瓷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如 煤炭、天然气、电能 。
6.运输是陶瓷企业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 。陶瓷生产过程使用的原料品种繁多,生产出的半成品、成品及产生的余料、废料等,具有数量多运输量大的特点 。
7.陶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粉尘、固体废料和工业废水污染环境较严重 。
目前我国陶瓷工业所使用的窑炉多以煤和重油作为能源,会排出不少的烟气,企业对此要严格控制烟尘浓度和二氧化硫浓度,使之符合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 。力争采用电阻式隧道窑炉或煤气烧窑,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
8.陶瓷生产过程的专业化和协作水平较低 。长期以来,陶瓷工业企业问的相互协作配合水平不高,大而全、小而全的“全能”工厂比重大,辅助性服务方面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低 。
陶瓷制作的工艺流程是什么?
一.坯料制备 德化的陶瓷坯料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高岭土 。按其制品的成型方法可分为可塑法坯料和注浆法坯料 。
二.制模
三.成型成型就是用干燥的石膏模,将制备好的坯料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制成所需要的坯件,目前德化产区常用的成型法有可塑成型、注浆成型、干压成型和等静压成型四种方法 。
四.干燥
五.施釉施釉,德化俗称“上釉”、“蘸釉” 。有生坯施釉法和素坯施釉法两种,根据不同产品及坯件大小、厚薄和釉料性能,采用浸釉、浇釉、刷釉、喷釉 。
六.装烧装烧是制瓷工艺中一道很关键的工序 。经过成型、上釉后的半成品,只有在高温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最后显气孔率接近于零,才能达到完全致密程度的瓷化现象,称之为“烧结” 。
这个过程称之为“装烧” 。
七.装饰德化陶瓷装饰源远流长 。新石器时代有印纹陶;魏晋时代有青釉陶;唐、宋、元时代有篾划、印花、刻花;明、清时代有浮雕、通花、青花、贴花;民国时期有古彩、新彩;以至当代的喷花和艺术釉等,制工精细,色彩艳丽,具有朴实豪放的特点 。
陶瓷制作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1.练泥:采取瓷石,通过操作将其制成砖状的泥块,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用双手搓揉,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并使泥中的水分均匀 。
2.拉胚: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是瓷具成型的第一道工序 。
3.印坯:将坯覆盖在模种上,然后脱模 。
- 用于隔热保温的涂料中,“中空玻璃”和“陶瓷微珠”两种材料相比,哪个在隔热保温、反射灯性能中性能更好
- 台钻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什么是堵头?
- 兰蔻黑金臻宠精华乳怎么样 兰蔻黑金臻宠的使用方法
- 厨房里的7种做法最脏 砧板 抹布用完应马上洗
- 良品铺子怎么样
- 老人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方法
- 厨房不可不知的八个收纳原则
- 填海造陆的国家有哪些
- 高血压是中风的前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