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管雨量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虹吸管雨量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雨有大有小,有时雨水很集中,引起江河泛滥,城市积水;有时很小,解决不了旱情 。人们为了掌握雨量的多少,常用雨量筒来测定雨量 。为了掌握雨量的强度,还需要能自动记录雨量的仪器 。
最常用的自动记录雨量的仪器,是虹吸管雨量计 。它内部的主要部分是虹吸管和时钟 。虹吸管的一端接在承雨筒接近筒底的筒壁上,虹吸管的另一端在筒外,比筒底还低些 。承雨筒中装有一浮筒,会随承雨筒中水面的升降而上下移动 。浮筒的顶部装有一弯曲的杠杆,杆端接一支笔尖,随着浮筒的上下可以上下移动 。时钟装在钟筒内,随着时钟的走动,钟筒就转动了 。在钟筒的表面上附有一张以时间和雨量为坐标的自记纸,笔尖接触自记纸 。在降雨时,当承雨筒内水量增加时,浮筒上升,笔尖向上移动,自记纸上划出线条 。随着时钟的走动,雨量的增加,所划的线就成一条曲线 。如果在某一瞬息间雨量很大,线条就表示出直线上升,气象台工作人员从自记纸上的曲线变化,就可以读出任何时刻的雨量 。
当承雨筒内的雨水满了以后,由于虹吸作用,这些水就都会从虹吸管中流走,浮筒随之下降,笔尖也回到起始点,重新记雨量 。这样,雨水一次一次地充满承雨筒,虹吸管又一次一次把水排走,笔尖就一条一条地在自记纸上划出了线条 。人们就可以根据这些线条知道任何一段时间的总雨量和雨量强度了 。
我们可用什么来测量降雨量?(1)雨量筒是测量在某一段时间内的液体和固体降水总量的仪器引 。一般为直径20厘米的圆筒,为保持筒口的形状和面积,筒质必须坚硬 。为防止雨水溅入,筒口呈内直外斜的刀刃形 。雨量器有带漏斗和不带漏斗的两种 。筒内置有储水瓶 。降雪季节取出储水瓶,换上不带漏斗的筒口,雪花可直接储入雨量筒底 。
(2)雨量器是用来收集降水的专用器具,并通过与之配套的雨量量筒,用来测定以毫米为单位的降水量 。适用于气象台(站)、水文站、环保、防汛排涝以及农、林等有关部门用来测量降水量 。雨量器为传统产品,承水口使用铸铜件,筒身使用不锈钢板锡焊成型 。
(3)虹吸式雨量计能连续记录液体降水量和降水时数,从降水记录上还可以了解降水强度 。可用来测定降水强度和降水起止时间,适用于气象台(站)、水文站、农业、林业等有关单位 。承水口使用铸铜件,筒身使用镀锌铁板锡焊成型 。
(4)翻斗式雨量传感器 是一种水文、气象仪器,用以测量自然界降雨量,同时将降雨量转换为以开关量形式表示的数字信息量输出,以满足信息传输、处理、记录和显示等的需要 。
(5)雨量记录仪可广泛应用于气象、农业、工业自动化工程、智能楼宇系统、车间、仓库、博物馆、实验室、温室等应用场合 。汲取国外同类产品优点并结合我国特点自主设计,可分别对风速风向、雨量和照度进行记录 。
有哪些仪器可以测量雨量?测量雨量的基本仪器有:雨量器、雨量计
雨量器是用来收集降水的专用器具,并通过与之配套的雨量量筒,用来测定以毫米为单位的降水量 。适用于气象台(站)、水文站、环保、防汛排涝以及农、林等有关部门用来测量降水量 。
雨量器有带漏斗和不带漏斗两种,是一款为传统产品,承水口使用铸铜件,筒身使用不锈钢板锡焊成型 。由承水器(漏斗)、储水筒(外筒)、储水瓶组成,并配有与其口径成比例的专用量杯 。整体结构采用园桶金属件无锈迹、内壁应圆滑、呈正圆形,承水器刃口不得有毛刺或碰伤等缺陷,造型美观大方、耐候性好,使用寿命更长 。常见的雨量器外壳是金属圆筒,分上下两节,上节是一个口径为20厘米的盛水漏斗,为防止雨水溅失,保持容器口面积和形状,筒口用坚硬铜质做成内直外斜的刀刃状;下节筒内放一个储水瓶用来收集雨水 。测量时,将雨水倒入特制的雨量杯内读出降水量毫米数 。降雪季节将储水瓶取出,换上不带漏斗的筒口,雪花可直接收集在雨量筒内,待雪融化后再读数,也可将雪称出重量后根据筒口面积换算成毫米数 。
雨量计(rainfall recorder,或量雨计、测雨计)是一种气象学家和水文学家用来测量一段时间内某地区的降水量的仪器(降雪量的测量则需要使用雪量计) 。雨量计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虹吸式雨量计、称重式雨量计、翻斗式雨量计等 。
虹吸式雨量计能连续记录液体降水量和降水时数,从降水记录上还可以了解降水强度 。称重式雨量计可以连续记录接雨杯上的以及存储在其内的降水的重量 。记录方式可以用机械发条装置或平衡锤系统,将全部降水量的重量如数记录下来,并能够记录雪、冰雹及雨雪混合降水 。翻斗式雨量计是由感应器及信号记录器组成的遥测雨量仪器,感应器由承水器、上翻斗、计量翻斗、计数翻斗、干簧开关等构成;记录器由计数器、录笔、自记钟、控制线路板等构成 。其工作原理为:雨水由最上端的承水口进入承水器,落入接水漏斗,经漏斗口流入翻斗,当积水量达到一定高度(比如0.1毫米)时,翻斗失去平衡翻倒 。而每一次翻斗倾倒,都使开关接通电路,向记录器输送一个脉冲信号,记录器控制自记笔将雨量记录下来,如此往复即可将降雨过程测量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