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岩金主要成矿类型的矿化期( 二 )


(2)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型金矿床
在我国东部,北起黑龙江,南达海南岛,广泛分布有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型金矿床,知名的有黑龙江的团结沟,辽西二道沟,山东七宝山,浙江八宝山、冶岭头,福建紫金山,台湾金瓜石,近年在我国西北部阿尔泰、东准噶尔、西天山等地也陆续发现了陆相火山岩型金矿床,如阿希、金山沟、阿克提斯坦等 。该类金矿在含矿火山岩的时代分布上,台湾金瓜石为第三纪至第四纪,中国东部主要为中生代,特别是晚侏罗世,其次为早白垩世,我国西部,如新疆北部则主要为早石炭世 。
世界范围内该类金矿多产于新生代岛弧区,如产于西南太平洋的诸多火山岩型、次火山岩型金矿床,中生代也有较大的金矿,如俄罗斯的达拉松和巴列依 。而古生代陆相火山岩型金矿则很少报道 。
5.与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金矿
与岩浆岩有关的金矿床是我国岩金矿床最为重要的矿床类型之一 。该类矿床具有分布广、成矿的长期性和多时代、多期(次)成矿以及对成矿岩体类型和赋矿地层的选择性等 。该类金矿分布十分广泛,遍及我国境内古亚洲、滨西太平洋和特提斯三大成矿域内的众多的不同时代的构造-岩浆活动带,构成我国岩金矿床新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成矿期 。该类金矿的成矿构造环境主要是大陆板块边缘活动带、中生代断陷盆地边缘火山岩浆带以及陆内深大断裂带;通常区域性深大断裂为导岩构造,次级断裂或裂隙带为控矿构造;两组或多组方向构造的复合交汇部位是成岩成矿的有利部位 。只不过,不同成矿域和构造岩浆成矿带内控岩控矿构造体系及其构造动力学机制有所不同 。
该类金矿床可以形成于新—中元古代、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其中金矿储量的58%~90%均形成于燕山期,其次是海西期,再次是喜马拉雅期和印支期,元古宙和加里东期金矿储量所占比例很小 。各期金矿在不同成矿时代中所占比例如表8-4 。
表8-4 与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各类金矿床储量在不同成矿时代中所占比例(%)
岩金和沙金哪种比较纯沙金比较纯 。沙金,是一种金矿石提纯后剩余的废料而制成的一种含金量很高的黄金 。比如金矿石去提纯黄金,纯度太低时再提纯的费用会高于矿石本身,沙金就是产于河流底层或低洼地带,与石沙混杂在一起,经过淘洗出来的矿石 。比如10%以下的金矿石提纯1克黄金成本往往达到200元以上,5%以下的沙金提纯1克黄金成本可能就需要500块钱 。就直接做成首饰和其他工艺品销售 。最初的沙金一般拿来做镀金产品,就是铜镀金首饰,14年网络媒体兴起,网红大金链子一炮而红,越南沙金这个概念才风靡全国,也有了沙金首饰的真正兴起 。
岩金主要矿床类型的时空分布规律(一)花岗岩-绿岩带金矿
该类型金矿床主要分布于华北陆台高级变质区和花岗岩-绿岩带组成的太古宙克拉通内,尤其是华北陆台的北缘,以及滨西太平洋构造域部分地槽区元古宙变质岩出露部分(如佳木斯地块),构成我国岩金矿床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成矿期的AA、AB、AC三个矿床成矿系列和中-新元古代成矿期的BB矿床成矿系列,主要代表性矿床有金厂峪、小营盘、排山楼、南龙王庙、夹皮沟、红花沟、东风山、柏枝岩、红透山等矿床 。本文的花岗岩-绿岩带金矿是限指主要产于太古宇(桑干群、八道河群、鞍山群等)和部分元古宇(东风山群)绿岩带内(表6-6,图6-2)、成矿于新太古代-元古宙(1400~2700Ma)、与区域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有关的一类矿床,不包括产于花岗-绿岩带内受后期(特别是中生代)构造-岩浆作用强烈改造形成的所谓广义的“绿岩型”金矿床 。这类矿床的成矿特点与成矿时代可与国外产于太古宙克拉通绿岩带中同类矿床(如加拿大的波丘潘、赫姆洛、澳大利亚的卡尔古里,印度的科拉尔以及美国的霍姆斯塔克等)进行类比,只是成矿时代稍晚一些 。
表6-6 中国不同类型金矿床在不同时代地层中的储量比例 (%)
注:Ⅰ—岗-绿岩带金矿床;Ⅱ—与岩浆岩有关的金矿床;Ⅲ—沉积岩建造中的金矿床 。
本类金矿床在空间和成因上与绿岩带关系十分密切 。金矿床的形成与区域变质作用有关,因而亦可称之为区域变质热液金矿床 。它是花岗岩-绿岩带形成时一定阶段的产物,即代表了花岗岩-绿岩带形成历史中比较晚的一次地质事件 。因此,从成矿控制因素角度分析,区域变质作用及相应的含金变质岩区是首要控制因素 。在含金变质岩区,矿床往往受变质岩系中一定的建造类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常具一定层位,最重要的含金建造是原岩为基性-中基性火山岩的含铁镁质较高的硅酸盐岩建造,在一定建造内的同变质期构造,主要是背斜轴部及低于区域断裂的层间破碎带和其他断裂系统为控矿构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