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的不良反应

吴茱萸的不良反应吴茱萸是一种药物价值很高的药物之一 , 可是每种药物都会有不良反应 , 那吴茱萸的不良反应是什么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吴茱萸的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 , 希望对你有用!
吴茱萸的不良反应
(1)服用后可出现猩红热样药疹 , 表现为四肢皮肤灼热、瘙痒不适 , 出现针尖大小鲜红色丘疹 , 压之褪色 , 颈前及上胸融合成片 , 界限不清 , 皮温升高 。
(2)中毒后主要表现为:强烈的腹痛、腹泻、视力模糊、错觉、脱发、胸闷、头疼、眩晕或皮疹 。
吴茱萸有小毒 , 含有多种生物碱 , 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 , 大量可致神经错觉、视力障碍 。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可散寒、降逆止呕、温中散寒、疏肝止痛;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痛经、脘腹胀痛、呕吐呑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等症 。
吴茱萸的主治
现代研究 , 吴茱萸有镇痛作用 , 其镇痛成分为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异吴茱萸碱等;有镇吐作用 , 常与生姜共服;有降血压的作用;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所含挥发油具有芳香健胃的作用;煎剂给家兔口服有利尿作用 , 对常见的致病性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用于脘腹冷痛 , 呃逆吞酸 , 厥阴头痛 , 经行腹痛 , 呕吐腹泻 , 疝痛 , 痛经 , 高血压 , 脚气、齿痛、湿疹。外治口疮 。
吴茱萸的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
吴茱萸含挥发油 , 油中主要含吴茱萸烯、罗勒烯等;还含生物碱 , 其中有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异吴茱萸碱;另含柠檬苦素、吴茱萸苦素、吴茱萸苦素乙酯等;还含有异戊烯黄酮、吴茱萸精以及留体化合物、脂肪类化合物等 。
吴茱萸的禁忌
阴虚火旺者忌服 。
吴茱萸的日常用法
日常用量:1~4g;外用适量 , 研末醋调敷脚心;或者水煎服 。
1、温养脾胃
补骨脂10克 , 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各6克 。水煎去渣 , 温水送服 。每日1次 。
2、治头风
吴茱萸适量 。水煎去渣 , 取汁 。用棉条蘸取药汁 , 余抹于患处 。
3、治牙痛
吴茱萸适量 , 白酒200毫升 。酒煎吴茱萸 , 去渣取汁 , 含于口中1分钟 , 吐出 。反复数次 , 疼痛即可减轻 。
吴茱萸的选方
1.原发性高血压
吴茱萸适量 , 研成细末 , 每次取1.8~30g , 用食醋调后贴敷于两侧涌泉穴(足心 , 最好睡前贴敷 , 用布包裹) 。一般敷药12~24小时血压即开始下降 , 自觉症状减轻 。轻症贴敷1次 , 重症贴敷2~3次 , 即显示明显的降压疗效 。
2.溃疡性口腔炎
吴茱萸适量 , 晒干 , 研末 , 过细筛 。用时 , 取细末加适量好醋调成糊 , 置于清洁布上 , 分别包在两脚的涌泉穴及其周围 , 24小时后取下即可 。用量:1岁以下1.5~6g , 1~5岁6~9g , 5~15岁9~12g , 15岁以上用成年人剂量12~15g 。共治疗256例患者 , 治愈247例 , 无效9例 。一般敷药1次即见有效 。用药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 。
3.黄水疮
吴茱萸适量 , 研成细末 , 用凡士林调配成10%软膏 , 局部外搽 , 每日1~2次 , 搽药前先用温水洗净患处 。共治疗12例患者 , 经用药4~6次全部获愈 。
4.湿疹、神经性皮炎
先将吴茱萸研为细末 , 再用凡士林调成30%(甲种)和20%(乙种)两种软膏;再取30%吴茱萸软膏与等量氧化锌软膏调匀 , 配成复方吴茱萸软膏(丙种) 。对亚急性和一般慢性湿疹及阴囊湿疹在亚急性期或早期者采用乙种软膏;对多年慢性阴囊湿疹则采用甲种软膏;婴儿湿疹采用丙种软膏 。局部搽药 , 每日2次 。对神经性皮炎 , 先搽甲种软膏 , 再配合热电吹风 , 每日1次 , 每次20分钟 , 然后用比皮损略大的胶布块贴牢 。共治疗湿疹和神经性皮炎患者82例 , 对湿疹初期及亚急性湿疹疗效较好 。治愈时间最短者3日;对一般慢性湿疹 , 治愈时间最短者10日 。治疗婴儿湿疹11例 , 治愈9例 , 无效2例 。治疗神经性皮炎19例 , 均获显著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