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上海人写了一本香港传奇,包括《泥香屑》、《一炉香》、《二炉香》、《茉莉香片》、《心经》、《琉璃瓦》、《封锁》、《倾城之恋》七篇 。写它的时候,无时无刻不想到上海人,因为我是试着用上海人的观点来察看香港的 。只有上海人能够懂得我的文不达意的地方 。我喜欢上海人,我 。
张爱玲散文《爱》的原文,要全部 。
文章插图
这是真的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 。
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 。对门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 。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的说了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就这样就完了 。
后来这女子被亲眷拐子卖到他乡外县去做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扩展资料:“爱”这一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述说不尽的主题,张爱玲仅以三百四十余字的袖珍篇幅,看似轻松地淡淡道来 。语言洗尽铅华,单纯干净,全然没有她惯有的华丽绚烂 。
然而,一种不动声色的人生苦难和沧桑已被她轻轻地触及;而一份爱的无奈和哀痛也被她暗暗地激起,让人想想就忍不住要心酸落泪 。文章以四个字起首做一段:“这是真的”,潜台词即:这不是小说,更不是传奇 。“这是真的”,读完全文,回味过来,更加重了故事的悲剧性 。
接下来叙述一个真的、美的、纯的,同时又是那么虚的、淡的、凄的关于“爱”的故事 。春天的晚上,桃树的底下,着月白衫子的十五六岁的少女,正是青春如花,做梦怀春的豆蔻年华,对爱可以有无数的美好憧憬 。正当此际,那个对门的他,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对她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然后,“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儿,各自走开了” 。
仿佛要发生点什么,却什么也没发生 。结果的确什么也没有发生——“就这样就完了”,张爱玲在此另起一段,六个字里用了两个“就”,就冷酷的葬送了那个春天的桃花盛开的萌芽着爱的情感的晚上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张煐 。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一幢没落贵族府邸 。
作品主要有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1944年张爱玲结识胡兰成与之交往 。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1995年9月8日,适逢中秋节,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因动脉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终年75岁,被发现的时候她已经过世一个星期 。9月30日,生前好友为她举行了追悼会,追悼会后,骨灰被撒入太平洋 。
张爱玲短篇散文摘记
文章插图
我们下一代同我们比较起来,损失的比获得的多 。例如:他们不能欣赏<红楼梦> 。
最可厌的人,如果你细加研究,结果总发现他不过是个可怜人 。喜欢看张恨水的书,因为不高不低 。高如<红楼梦>、<海上花>,看了我不敢写 。低如“xx”、“xx”看了起反感 。
也喜欢看<歇浦潮>这种小说 。不过社会小说之间分别很大 。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藉口 。
回忆永远是惆怅的 。愉快的使人觉得可惜已经完了,不愉快的想起来还是伤心 。最可喜莫如“克服困难”,每次想起来都重新庆幸 。
一个知已就好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部分来 。一个人在恋爱时最能表现出天性中崇高的品质 。这就是为什么爱情小说永远受人欢迎――不论古今中外都一样 。
搬家真麻烦!可是一想起你说过:“以前我每次搬家总怨得不得了,但搬后总觉得:幸亏搬了!”我就得到一点安慰 。写小说非要自己彻底了解全部情形不可(包括人物、背景的一切细节 ),否则写出来像人造纤维,不像真的 。我这人只有一点同所有女人一样,就是不喜欢买书 。其余的品质――如善妒、小气――并不仅限于女人,男人也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