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过不过中元节

南方是过中元节的 。南方该节日是仅次于中秋节和春节的一个大节日,因此这个节日过得比较隆重,南方人在这天会杀鸡宰鸭,并焚香烧纸,还会祭祀先人 。
中元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民间世俗称之为七月十四、七月半、祭祖节,其习俗有放河灯、祭祀土地、焚纸锭、祭祀亡魂等,不同地区的习俗是不同的 。该节日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祖灵崇拜和相关时祭 。
七月半是孝亲月、吉祥月,也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如果有农作物成熟,民间按照惯例是要祀祖的,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收状况 。七月半和清明节、除夕以及重阳节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 。
七月半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一是发扬推己及人,二是阐杨怀念祖先的孝道,乐善好施的一个义举,这都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的,比较有人情味 。给节日对于文化内涵来说,体现的是一种信仰,七月半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种文化,还是追怀先人既古老又现代的一种传统,这一传统体现了古人“慎终追远”的思想,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
南方过中元节吗南方过中元节 。
在南方,中元节是一个仅次于春节和中秋节的大节日,因而这个节日也过得非常隆重 。中元节又叫“鬼节”,每年的这一天,南方人杀鸡宰鸭,并焚香烧纸,祭祀先人 。中元节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不过在广西等南方地区,农历七月十四这天最为隆重 。
在农村,每家每户都会早早准备好供品,到村里的土地庙去烧香 。据说这样会保佑家人平安和今年的五谷登丰 。那种虔诚的心,就是祈求平安与丰收,简单而美好 。在城市,农历七月十四日这天虽不是法定假日,但很多单位都准许员工提前下班 。入夜,街头大大小小的路上灯火通明,烟雾缭绕,酒果飘香 。
南方人怎么过中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 。主要是祭祀祖先,所以又叫鬼节 。供品中西瓜必不可少,因而又称瓜节 。佛教传说,目连(目连为佛教人物,释迦十大弟子之一)的母亲坠入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化为烈火,目连求救于佛,佛为他念《盂兰盆经》,嘱咐他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以祭其母 。近代献瓜果、陈禾麻以祭先祖,固然有尝新的含义,也是盆祭的遗风 。旧时,中元节为目连救母做盂兰盆会,后来逐渐演变为放河灯,祭祀无主孤魂和意外死亡者 。德州的中元河灯场面十分壮观 。人们用瓜皮、面碗、纸张制成灯具,并以街巷为单位,制作特大纸船,纸扎目连站在船上,手持九环禅杖 。中元之夜,人们把灯具和纸船放入河内,顺流而下,河上顿时灯火通明,摇曳摆动,如同天上点点繁星 。胶东沿海地区,由道士乘小船在海中放灯,并奏丝竹乐 。德州运河两岸的百姓,纷纷拥到河堤观灯 。滕州也有放河灯的习俗,形式与德州大体相同,不同的是,放河灯前,摆香案,念佛经,佛师一边念经,一边朝台下撒小馍馍,小孩子蜂拥而上,一抢而光,据说吃了能消灾 。长岛渔民为了祭祀溺海而亡的亲人,用木板秫秸制成小船,船上供溺海者的牌位和祭品,如糖果、糕点,有的甚至装上棉衣、鞋帽及死者生前喜爱的生活用品,然后点燃蜡烛,由已经结婚的同辈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 。
中元节祭祖的习俗在山东较为普遍,一般都在午后带着祭品上坟祭祖 。单县的祭品尤为丰盛,有竹子做的盂兰盆、纸做的衣帽和一桌素食等 。淄川则把祖先请到家里祭祀,家家都在大门顶上插上五谷穗子,据说以五谷为马,祭祀完毕后,好让祖先跨着马回去 。
中元节的饮食一般是包子、水饺、馒头,饭后吃苹果、梨等时令水果 。唯独陵县例外地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吃粗茶淡饭 。
中元节——农历7月15日 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元节” 。在南方,亦称“鬼节” 。然而,相沿至今的中元节却在7月14日 。据说在宋朝末年,人们正准备过节的时候,元兵突然入侵,因此只好提前一天祭祀祖先,节日就这样提前了 。
节日这天,人们带上祭品,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 。在封建时代,地方官府还命令寺庙的和尚道士设孤魂道场,以祭奠阵亡的军士,中元节时,人们要焚烧大量的纸钱 。
中元节南方和北方的区别中元节,俗称鬼节,在七月半举行 。这一天,家家户户点亮河水,延续人间银河之路,迎接先人之灵 。也正因为如此,中元节被称为“鬼节” 。传说在那一天,所有的鬼魂都被从冥界释放出来,人们一般会举行祭祀鬼魂的活动 。因此,它是一个以崇拜鬼魂为中心的节日,从而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鬼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