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与口才技巧( 四 )


寒暄并不是几句废话,它是交谈的“导语”,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
初次见面或经人介绍两人相识,说上几句得体的寒暄话,有助于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和了解,也是提高交际质量的基础 。从心理角度上看,初次见面,双方都有一种想了解对方的愿望,此时,彼此都注意对方的言谈举止,因而,寒暄中的语言要体现出真挚、坦诚、热情 。如“你好!”、“初次见面,请多关照!”等等 。
初次见面,采用问候式和谈天式的寒暄方式比较好 。交谈者可根据不同的场合、环境、对象进行不同的问候 。从年龄上考虑对老年人可以问:“身体好吗?”对成年人问:“工作 忙吗?”对少年儿童要问:“几岁了?”或者问:“上几年级了?”从职业上考虑,对艺术家问:“又有什么作品问世了?”对商人问:“生意怎么样?”对教师可以问:“今天有课吗?”对工人可以问:“工作累不累?”说话时要委婉,恰到好处,用语不宜过多,能用一言以蔽之的决不说三言两语 。
如果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会给人以轻浮的感觉 。
另外一种就是是谈天气的寒暄方式,特别是陌生人之间见面,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话题,就会说类似于“今天的天气真不错”,“今天的天气真冷”之类的话 。用此话来打破拘束的场面 。
诗人崔灏的诗《长千曲》:“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相问,或恐是同乡 。”这四句诗表现的也是陌生人间相互问候的场面,其主人公————个客居他乡的女子相通过乡音和乡俗,问其籍贯,攀个“同乡” 。
对朋友、邻居、同事的寒暄就更加丰富了,如果用得好能够密切关系,增进友谊 。熟人相见也有长幼之分,男女之别,以及各自熟悉的程度等方面不尽一致,因而,寒暄的用语也应有区别 。同长辈相遇,应该表示谦恭;见到同辈可以随意些,但不能让人感到粗俗,也要有礼貌;碰到晚辈可等晚辈先说话,并且应言而答 。
熟人寒暄最好用赞美式和应变式 。
作为一个社会成员,都需要别人的肯定和承认,需要别人的诚心诚意的赞美 。比如,你的同事小王穿一套新西服,你可以赞美道:“小王,你穿上这套西服,更加有风度了!”如果女同事新穿一件连衣裙,你可以用赞美的语气说:“小周,你穿上这件连衣裙,更加漂亮了!”小周会很高兴的 。如遇上年龄大的朋友或同事,你可以说:“老张越来越年轻了 。
”老张也会很高兴,并报之以感谢的目光 。赞美式寒暄能够造成一种和谐气氛 。
应变式寒暄,就是根据见面的具体场景,触景生情,根据不同的时间灵活运用 。如果是早晨在门口或路上遇见朋友,你可以说:“早晨好!上班去?”如果在食堂碰见,你可以说:“吃了吗?”等等,这种寒暄随口而来,但一定要得体,有能乱用 。
如:“吃了吗?”这句话一般在早上、中午、晚上用餐时间使用较为妥帖,若在上午十点或下午三点时二人相遇,用“吃了吗?”来问候,便有些不会时宜了 。曾经有这样一个场面,一个同事刚刚从厕所出来,另一个同事并非恶意地问了一句:“吃了吗?”如果,对方误会了,很不高兴地回了句:“你去吃吧!”可见打招呼的话,也并非可以随手拈来 。
见面寒暄几句,虽说是一般的生活常识,然而不容忽视 。
它不但是社会交往的一种手段,而且几句“正中下怀”的寒暄话,可以为扩大人与人交往的其它话题寻找突破口,避免“话不投机半句多”的现象 。寒暄要讲究分寸,要适可而止 。特别是带有恭维的寒暄,更要慎用,否则将适得其反 。恰当地运用好寒暄,可以沟通感情,发挥这种应变式寒暄应 。
如何交际与口才

社交与口才技巧

文章插图
口才不是一两天就能练出来的,你要善于观察生活,多说话,除了工作以外的,日常生活的也能说呀,这个关键是看你自己 。还有别人说的时候 要学会配合,不要只是吱声 。
交际与口才
社交与口才技巧

文章插图
我个人觉得口才是不断地练习出来的,不是单单的看书看出来的!我原来也是会经常买关于口才的书,是帮我女朋友买的 。她很温柔,很安静,也不怎么说话 。
但是再她的同事朋友眼里看出来就是清高,不善交流,不合群 。我替她着急啊!我花了不下于五千多块买口才的书 。但是收效不大 。后来很偶然的机会,在一个亲戚的一份报纸上看到了一个培训口才的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