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头地的典故

出人头地的典故

出人头地的典故

文章插图
出人头地 ( chū rén tóu dì ) 解 释 指高人一等 。出 处 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
(冯德英《迎春花》第八章) 近义词 高人一等、崭露头角 反义词 相形见绌、庸庸碌碌 歇后语 爬上宝塔尖迈步;谷子地里长高粱 灯 谜 冠军;断头台 英 文 pinnacle 典 故 北宋嘉佑年间,四川的苏轼到京城汴梁参加进士考试,主考官欧阳修看到苏轼的试卷以为是自己朋友的,将本应取第一名的只给其第二名 。
出人头地成语典故
出人头地的典故

文章插图
苏轼小时候,天资聪颖,由于书读得多,字也认得多,再加上文章写得好,因而受到人们的称赞 。在一片赞扬声中,苏轼不免有些飘飘然 。
对联贴出之后,有一位老者专程来到苏家,向苏轼“求教”,请苏轼认一认他带来的书,书上全是写着周朝时史籀创制的字 。苏轼开始满不在乎,非常得意,可是接过书一看,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这对骄傲自满的苏轼是当头一棒,他顿时面红耳赤,只好向老者道歉 。老者也没说什么,便含笑而去 。苏轼这时才感到自己太骄傲了,于是将书房门前对联的上下联前各添了两个字,使思想境界为之升华,一幅具有远大抱负的对联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立志读尽天下书,发愤识遍天下字 。
” 此后,苏轼发奋读书 。二十岁的时候,已学得博古通今,便和弟弟苏辙一起参加了京城的考试 。当年的主考官是翰林学士欧阳修 。
【出人头地的典故】欧阳修对当时文坛崇尚诡怪奇涩的文风很是反感,一律不加录取 。当他看到一篇《刑赏忠厚论》时,十分高兴,便准备取为第一 。由于试卷是密封的,欧阳修并不知道那文章是谁写的 。
他想了想,觉得能写出这样的文章的人,除了他的弟子曾巩之外,可能不会有别人了 。为了避嫌,欧阳修就把苏轼的卷子判为第二 。等到发榜公布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写那篇好文章的人不是曾巩,而是个叫苏轼的年轻人,心里便有些过意不去 。
欧阳修得知《刑赏忠厚论》不是他的弟子曾巩写的,而是初出茅庐的苏轼所写,心里觉得有点对不住苏轼,竟让他屈居第二 。再看到苏轼以后送来的文章,篇篇才学横溢,更是赞叹不已 。于是写信给当时声望颇高的梅尧臣说:“苏轼的文章实在是好,我应当让路,使他高出我一头 。”成语“出人头地”就是由此而来的 。
当时听说此事的人都不以为然,认为欧阳修夸大了苏轼的才学,等以后他们看到了苏轼的文章以后才信服 。后来,苏轼得到欧阳修等文坛名流的指点,文章越来越好,后来果然出人头地,和欧阳修等人被后人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
“出人头地”的由来?
出人头地的典故

文章插图
北宋嘉佑年间,四川的苏轼到京城汴梁参加进士考试,主考官欧阳修看到苏轼的试卷以为是自己学生曾巩的,将本应取第一名的只给其第二名 。苏轼考取进士后给欧阳修写了一封感谢信,欧阳修感叹他的才华,说应该给他出人头地的机会 。
形容德才超众或成就突出 。【出自】: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译文】:老人要避让着道路,应该给他出人头地的机会 。扩展资料出人头地近义词
一.卓尔不群 [ zhuó ěr bù qún ]【解释】: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 。
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出自】:东汉 班固《汉书·河间献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 。”【译文】:学识渊博,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二.出类拔萃[chū lèi bá cuì]【解释】: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 。
超出同...【出自】:战国 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译文】:圣上对于人民来说;也一样;出于他们这一群人中;超出了所有人 。
出人头地出自哪个典故,是何意思?
出人头地的典故

文章插图
北宋嘉佑二年的科举考试,欧阳修担任主考 。在阅卷时,他被其中一篇文章的文采深深吸引,认为应列第一名 。
不过,欧阳修觉得这份考卷很象是他的朋友曾巩的,为了避嫌,就把它定为第二名 。放榜后,按礼节考中的学生要去拜谢主考官,不想以第二名身份来的不是曾巩,而是年青的学子苏轼,欧阳修才知闹误会了 。欧阳修很欣赏苏轼,他给朋友写信时说: “读苏轼的文章,不禁让我汗颜 。真痛快啊!我应当给苏轼让路,使他高出我一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