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只是在于其中一个版本中,原子衰变了,猫死了;而在另一个版本中,原子没有衰变,猫还活着 。在量子的多世界中,我们通过参与而选择出自己的道路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没有隐变量,上帝不会掷骰子,一切都是真实的 。
这个观点还有更骇人听闻的假设:量子自杀 。
薛定谔之猫的深刻意义
文章插图
一只猫同时又是死的又是活的?它处在不死不活的叠加态?这未免和常识太过冲突,同时在生物学角度来讲也是奇谈怪论 。如果打开箱子出来一只活猫,那么要是它能说话,它会不会描述那种死/活叠加的奇异感受?恐怕不太可能 。
薛定谔猫佯谬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什么是量子力学的观测?观察或测量都与人的主观有关,而人在箱外,所以必须打开箱子才能决定猫的死活 。谁都知道箱中猫的死活是由铀的衰变决定的——衰变前猫是活的,衰变后猫就死了,这与是否有人打开箱子进行观察毫不相干 。所以毛病出在观测的主观性上,应该朝这个方向寻根究底 。
微观的观测与宏观的观测有所不同 。
宏观的观测对被观测对象没有什么影响 。俗话说:“看一眼总行吧 。”意思是对所看之物并无影响,用不着担心 。
微观的观测对被观测对象有影响,会引起变化 。以观测电子为例,要用光照才能看见,光的最小单位光子的能量虽小但不是零,光子照到被观测的电子上,对电子的影响很大 。所以,在微观世界中看一眼也会惹祸!
量子力学认为,观测的结果使得被观测对象的状态改变了:一个确定态从原先不确定的叠加态中蹦了出来 。
再追究下去,观测无非是观测手段(如光子)与被观测对象(如电子)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并不一定与观测者联系起来,后者可以用检测器之类的仪器代替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物理学家终于认识到:在由叠加态到确定态的转变中,观测曾经扮演的角色应该以相互作用来代替,这样不仅更普遍而且更客观 。具体到薛定谔猫佯谬,就能将人的主观因素完全排除——猫的死活不是由人开箱看猫一眼所决定的 。
读者会说:“不就是一只假想的猫吗,让霍金开枪打死不就完了 。”事情并非那么简单,否则许多物理学大师就不会那么孜孜以求了 。薛定谔猫佯谬衍生出更深刻的问题:大量原子、分子所构成的生物与这些微观粒子遵从的量子力学规律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这不仅是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具有实际意义 。例如,自我意识的机制至今仍然是未解之谜,有人认为可能与量子力学或者更深层次的微观规律有关 。
再如思维过程中的“顿悟”,会不会与前述之“一个确定态就从原先不确定的叠加态中蹦了出来”有关呢?可能有关的还有:生命的起源、物种的变异、光合作用的机制……如此等等 。总之,生命的秘密和思维的奥妙不可能与量子力学的规律无关 。这就难怪薛定谔后来转而对生命科学很感兴趣了 。1946年他写出了著名的《生命是什么》一书,提出了一些很有创见的观点 。
遗憾的是,在他有生之年,那可怜的箱中之猫依然生死不明 。
“薛定谔猫”是被作为质疑量子力学的极端例子提出来的,但围绕着它一系列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其寓意是十分深刻的 。一方面,薛定谔猫为我们提供了从量子力学过渡到经典力学的范例,使人们充分领略到退相干过程的基本物理含义,并寻求比量子力学更基本的底层理论;另一方面,由于人们能够在特殊的条件下,制备出各种各样薛定谔猫态,使得量子力学适用的领域,从微观直接延伸到宏观,其进一步应用有可能发现新的、更宜于实际实现的量子信息载体 。的确,站在量子与经典边界上的“薛定谔猫”告诉了我们许多自然界的秘密,虽然到目前为止,我们尚不能确切地知道这个边界究竟在哪里 。
寻求量子与经典边界的研究,或许会导致二十一世纪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
薛定谔的猫有什么意义
文章插图
“薛定谔的猫”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于1935年提出的有关猫生死叠加的著名思想实验,试图从宏观尺度阐述微观尺度的量子叠加原理的问题 。这一思想实验巧妙地把微观物质在观测后是粒子还是波的存在形式和宏观的猫联系起来,以此求证观测介入时量子的存在形式 。
- 适合学生党用的彩妆品牌有推荐吗?
- 女生看孙子兵法 厚黑学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别人会怎么看她?
- 臭虫是怎么来的呢?
- 中公教育的考研怎么样?
- 泰迪狗的狗粮
- 泰迪要生宝宝前的症状
- 泰迪多大换牙
- 夏天茄子的最佳做法
- 泡打粉与酵母粉的区别
- 泡腐竹最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