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谔的猫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二 )


但是你如果不打开盒子,你就不知道猫是活着还是死了 。所以在打开盒子之前,这个猫既有可能是死的也有可能是活得 。我想谢耳朵引用这个理论,应该是想告诉penny,如果不去尝试和莱纳德在一起,就不会知道他们两适不适合在一起 。但是这个理论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要从薛定谔以及量子力学说起 。
薛定谔(E.Schrodinger,1887—1961)是奥地利著名的物理学家,也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曾获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薛定谔的猫是他在1935年提出的关于量子力学的一个佯谬 。这些年来许多物理学家绞尽脑汁,试图解开这个佯谬 。直到最近经过一系列精巧的实验,这个问题才逐渐有了眉目 。
2000年7月,《自然》报道了最新的实验结果 。量子力学是有关电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 。
关于薛定谔的猫的现实寓意

薛定谔的猫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文章插图

1.要对自己不了解,也无法了解的事物勇敢的说“不知道” 。
2.有很多事情只是一层窗户纸,一捅破就见了真章,没必要前思后想,畏缩不前,并搞出一套似是而非的理由 。
你看火箭上天能说出一堆“人类进步,科学发展”的论调,同样我也可以只是觉得这大炮仗挺好玩的 。扩展资料:薛定谔的猫:薛定谔的猫是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的一个思想实验,试图从宏观尺度阐述微观尺度的量子叠加原理的问题,巧妙地把微观物质在观测后是粒子还是波的存在形式和宏观的猫联系起来,以此求证观测介入时量子的存在形式 。随着量子物理学的发展,薛定谔的猫还延伸出了平行宇宙等物理问题和哲学争议 。
薛定谔的猫之意义所在
薛定谔的猫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文章插图
什么是薛定谔猫?这要从头说起 。薛定谔(E.Schr dinger,1887—1961)是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曾获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薛定谔猫是他在1935年提出的关于量子力学的一个佯谬[2] 。
直到最近经过一系列精巧的实验,这个问题才逐渐有了眉目 。2000年7月,《自然》报道了最新的实验结果 。量子力学是描述原子、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理论,它所揭示的微观规律与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宏观规律很不一样 。处于所谓“叠加态”的微观粒子之状态是不确定的 。
例如,电子可以同时位于几个不同的地点,直到被观察测量(观测)时,才在某处出现 。这种事如果发生在宏观世界的日常生活中,就好比:我在家中何处是不确定的,你看我一眼,我就突然现身于某处——客厅、餐厅、厨房、书房或卧室都有可能;在你看我之前,我像云雾般隐身在家中,穿墙透壁到处游荡 。这种“魔术”别说常人认为荒谬,物理学家如薛定谔也想不通 。
于是薛定谔就编出了这个佯谬,以引起注意 。果不其然!物理学家争论至今 。薛定谔猫佯谬是一个设计巧妙的理想实验:将一只猫关在箱子里,箱内还置有一小块铀、一个盛有毒气的玻璃瓶,以及一套受检测器控制的、由锤子构成的执行机构 。
铀是不稳定的元素,衰变时放出射线触发检测器,驱动锤子击碎玻璃瓶,释放出毒气将猫毒死 。铀未衰变前,毒气未放出,猫是活的 。铀原子在何时衰变是不确定的,所以它处于叠加态 。
薛定谔挖苦说:在箱子未打开进行观测前,按照量子力学的解释,箱中之猫处于“死-活叠加态”——既死了又活着!要等有人打开箱子看一眼才能决定猫的生死 。这个理想实验的巧妙之处,在于通过“检测器-锤子-毒药瓶”这条因果链,似乎将铀原子的“衰变-未衰变叠加态”与猫的“死-活叠加态”联系在一起,使量子力学的微观不确定性变为宏观不确定性;微观的混沌变为宏观的荒谬——猫要么死了,要么活着,两者必居其一,不可能同时既死又活!难怪英国著名科学家霍金听到薛定谔猫佯谬时说:“我去拿枪来把猫打死!” 薛定谔猫佯谬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什么是量子力学的观测?观察或测量都与人的主观有关,而人在箱外,所以必须打开箱子才能决定猫的死活 。谁都知道箱中猫的死活是由铀的衰变决定的——衰变前猫是活的,衰变后猫就死了,这与是否有人打开箱子进行观察毫不相干 。所以毛病出在观测的主观性上,应该朝这个方向寻根究底 。
微观的观测与宏观的观测有所不同 。宏观的观测对被观测对象没有什么影响 。俗话说:“看一眼总行吧 。”意思是对所看之物并无影响,用不着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