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日本童话( 五 )


在江户时期的文献(草双纸等)中,吃桃子恢复年轻的夫妇完成生孩子的“回春型”桃太郎是主流,明治维新后,“果生型”才成为了主流 。“桃子”这种水果在中国和日本的神话中都有一种特殊含义,属于“灵物” ,可以驱鬼辟邪,中国也有蟠桃等传说,日本的“桃太郎”故事可能和中国古代的“桃文化”也有关系,而古人对桃子敬畏的原因,根据推测可能是和远古时期人类的生殖崇拜有关,因为桃子的样貌像女性的性器,不过,此时的“桃太郎”传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和“日韩秘史”都扯不上关系,最多只能说,由于此时日本和明朝和朝鲜的贸易发达,使得很多日本人对于大海有了一种幻想,于是出现了“勇士出海寻宝”的传说,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不过,这之后,桃太郎的故事渐渐就有些变化了,而这些不断的变化,也使得这个故事出现了变味 。明治维新后的1887年,桃太郎的故事被标准化并被编入日本的小学教科书中,而且,故事的重心发生了变化,由“海外寻宝” 变成了“征伐鬼岛”,并且“桃太郎”也由童话人物向着理想化、英雄化方向发展变化 。
而同时,日本各地方也蠢蠢欲动,欲争夺“桃太郎”故乡以打响地方人气,而冈山在这份争夺中拔得头筹,成功将桃太郎和冈山的地方传说——吉备津彦命征伐鬼岛联系到了一起 。甲午战争时期,当地一家点心公司“吉备团子”的产品声称为桃太郎传说里的团子,1930年的时候,昭和天皇去冈山,雕塑艺术家难波金之助撰文,将桃太郎的原型和冈山地方神仙“吉备津彦命”联系到了一起,使得“吉备津彦命”成为“桃太郎”原型成为一种主流声音 。冈山车站东口前有桃太郎一行的雕塑,现在的冈山县基本认死了“桃太郎”源于冈山的地方传说那这个“吉备津彦命”是何人?这个吉备津彦命是日本历史中孝灵天皇的第三个皇子,不过孝灵天皇日本第七代天皇,属于“阙史八代”,所谓“阙史八代”指日本史书上自第二代绥靖天皇到第九代开化天皇之间的八代天皇 。
虽然这八位天皇各有年表(即位、系谱),然而没有任何治理事迹的记载,有极大概率属于神话传说 。因为7世纪后期日本大化改新后,成为一个封建国家,当时为了神化皇室,编造了很多关于皇室的传说 。这个“阙史八代”很可能就是此时编出来的历史 。
吉备津彦神社而吉备津彦命涉及一个“吉备温罗妖鬼传说”,据说日本的吉备国(日本在设置令制国以前存在的一个国,别名吉备道、备州 。其地域为今冈山县全境、广岛县东部、香川县岛屿部分以及兵库县西部,吉备国曾与筑紫国、出云国、大和王权、越国、毛野国等国同时并立,为当时日本较为强大的地方势力政权,后来服属于大和王权统治 。)突然来了一个异国的妖怪,名叫“温罗”,此人在山顶筑城,以劫掠过往行人和船舶为生,为害一方 。
当时当地人称“温罗”据点为鬼城,于是吉备津彦命带了犬饲健、乐森彦、留玉臣三个随从征伐恶鬼温罗,并取得了胜利 。冈山县位置,可以看到位于对着朝鲜半岛的“西日本”这个“温罗”真的是鬼怪吗?并不是,根据考证,此人很可能是百济的遗民,百济是古代朝鲜半岛西南部的一个国家,属于大和王朝的盟国,百济和日本的交流一直很密切,公元660年,百济被唐朝和新罗联军灭亡,部分百济遗民便流亡到了日本 。而吉备国当时处于日本西部,和百济联系很紧密,百济遗民流亡到这里,如果形成盗贼团伙,也是有可能的,由于这些百济人的语言、文化、风俗和日本人差异很大,在当时的日本人眼中,这类人很怪异,于是他们被称为“鬼”,就和中国人早期称呼白人为“洋鬼子”一样 。“温罗”就是这些百济人的领袖 。
从传说中的很多地方,都能察觉到一些不寻常之处,比如传说中“温罗”筑造了山城,实际上古代日本的筑城技术就是从朝鲜半岛,主要就是百济传过去的 。此外,中国的汉字、佛教、制陶技术和其它文化都通过百济传入日本 。同时,百济得到了日本的物资和军事援助,根据《日本书纪》记载,百济向日本天皇称藩进贡,并获得日本的支持,以对抗新罗 。许多百济王族和贵族成员与日本皇族通婚也是被广泛承认的,即使是明仁天皇也承认这个事实 。
据《续日本纪》记载,桓武天皇的母亲高野新笠是武宁王的嫡系子孙,而明仁天皇是桓武天皇的后代 。注:倭城,百济灭亡,很多遗民流亡到日本,引入新的筑城技术,筑起朝鲜式山城,这便是现代日本城堡的来源,如今日本西部地区,还保留了很多“山城”的遗迹,这是当时日本朝廷防止唐朝军队在灭亡百济后,进一步攻打日本本土而设置的防御工事,图为冈山县总社市的神笼石式古代山城鬼之城的复原建筑,现在的冈山县府一口咬定这就是“温罗鬼城”的原型,目的当然是打响地方知名度所以,“吉备讨伐恶鬼温罗”的传说,很可能反映的事实上是7世纪某时期,日本朝廷派军队征讨了流亡过来,且和朝廷作对的百济流亡的盗贼团伙 。由于时代久远,这个故事传着也变了,时间也转移到了日本的“传说时代” 。“温罗神社”在这个传说中还有后记,即恶鬼温罗的头颅被砍下后,继续嚎叫了十三年,根据推测,这很可能也是一种“隐喻”,即温罗被杀后,其残部仍然和日本官兵抗衡了十三年 。